国奥球员吕征推搡教练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报道过事件的表象之后,一些媒体已经开始对斗殴事件深层内因的分析,其中死板的集训体制也是本次事件的诱因之一,在这些背后是否还隐藏着另外的目的?
集训忽视“心理”
从国奥球员在赛场上的一次次红牌事件到今天吕征的推搡教练行为,似乎我们的球员并非是真正的“恶人”,但不能说出现这一系列的意外都是偶然的因素,一味急躁心理成了导致冲动的最大内因。
从国内俱乐部的“宝”到国字号球队的“草”,这是每个入选国奥队成员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国奥队在欧洲集训属于被圈养,球员生活除了训练就是在房间休息,确实枯燥,出现心态上的问题在所难免,那么如何帮助队员们调整心态?显然我们的球队缺少这样的专业人士,等球员们连续因为冲动而出现不和谐一幕时,才意识到情况严重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细节早埋下炸弹
按照国奥队的习惯,球员采取按位置分房间,即前锋与前锋住在一起,中场和中场球员住在一起。这种分配方式的本意是希望同位置球员在生活中多进行交流,但实际上结果恰恰相反。每一期集训对于边缘号或者是替补球员来说,都是一次心理与生理的煎熬。一位曾入选国奥的球员,在回到地方后表达了这样的态度:“为国效力是光荣的,但像我们这样仅仅只是被考察的球员,去了其实完全融不进球队中,平时都是主力和主力玩,替补和替补聊,我们这些边缘角色训练完就呆在房间里。”
尽管队员们表面上嘻嘻哈哈,但实际上心理上的竞争正暗暗展开,这种心态下两名队员的交流是完全不存在的。比如中场位置竞争激烈的陈涛和李微,又比如前锋位置上的姜宁和姜晨,你很难想象陈涛会在房间里跟李微研究训练中的得失。换个房间分配方式,比如让李微和姜宁一个房间,在姜宁完成一次漂亮射门后,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李微在房间内帮助姜宁回味那次射门得分,同时中场和前锋的这种私下交流也更有利场上的发挥。
杜伊铁腕留下悬念
让人感觉蹊跷的是当时没有在场的杜伊却铁腕般地赶走了吕征,作为一个简单的因训练引发的内部纠纷,为何要在吕征道歉之后还“开除吕征”?要知道在有外教的球队中,外籍主帅一般是不参与管理的,为什么最后是杜伊开除了吕征,而不是领队李晓光?我们没有看到事情的前因后果,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难道仅凭杜伊的几句话就相信这次“吕征开除”事件一定是杜伊炮制的?该事件的悬念性已经远远超过了事实本身的新闻性。
杜伊是一个外籍教练,他只管训练和比赛,为什么在其他领域出的事情这么多?杜伊是肯定知道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是多么重要,他的同胞米卢在国家队失败之后,严厉批评了朱家军的团队问题——内部不团结,矛盾纵横,缺乏凝聚力,比赛态度不积极,不端正。无可厚非,吕征的行为是有过错,但如果只是因为“顶嘴”至于直接开除球员吗?在国足亚洲杯大败的比较下,吕征被快刀斩乱麻赶回家,不禁让人想起这是某些人在利用国奥为国足作掩护,帮助他们“顺利撤退”。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