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
语出:徐根宝 如果追溯“打平即可出线等于出不了线”的渊源,应该算是由徐根宝带领的国奥队在1992年奥运会预选赛上制造的。当时,竞争上岗获得国奥主帅一职的徐根宝被公认为是可以改变中国足球命运的“福将”。
事实上,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亚洲区六强赛中,2:1胜日本、1:0胜科威特和3:0胜巴林的比赛也的确展示了这位性格教练的实力。
然而,0:1意外输给卡塔尔把徐家军逼入了最后一战打平韩国才能出线的微妙境地。于是,徐根宝喊出了当时振奋人心的“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的口号。
不过,口号虽响,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开场9分钟便连丢3球,“黑色9分钟”成了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而正是从这时起,中国足球患上了久治不愈的“恐韩症”。
“如果你在场上不知道球该往哪里踢,那你就往对手球门里踢”
语出:施拉普纳
施拉普纳的到来的确是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并让国人误以为足球场上的“白求恩”来了。特别是他对球员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给之后的国足主帅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因为把足球比赛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说明“施大爷”还是很有想法的。
而此举除了对国脚有一定激励作用外,更是赢得了球迷的好感。而当时他面对在场上畏手畏脚的国脚们喊出的“如果你在场上不知道球该往哪里踢,那你就往对手球门里踢”的豪言更是让国人听得热血沸腾。不过,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还是施大爷所倡导的豹子精神,最终都没能改变中国队连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都未能出线的命运。
“与其窝窝囊囊地输,不如悲悲壮壮地死”
语出:戚务生
参加1997年十强赛的中国队也许是历届国家队中实力最强的一届,甚至超过米卢的那支国家队。但这样一支队伍由于外界指手画脚、干涉的人过多,最后一败涂地。后来有人总结说,兵败的原因是由于主帅戚务生耳根子太软。其实,外表不温不火的戚务生也曾喊出过“与其窝窝囊囊地输,不如悲悲壮壮地死”的豪言。只是最终国足没能悲壮地“死去”,倒是在国内引起了一番“亚洲二流”的大讨论。可悲的是,10年后当球迷再提起戚务生时,想起的不是他曾说过的铮铮誓言,而是那句让他背负骂名的“我只负我该负的责任”。
“我们不但要出线,还要在悉尼拿牌”
语出:霍顿
也许是入乡随俗的缘故,低调的霍顿在入主中国国奥队不久就喊出了“我们不但要出线,还要在悉尼拿牌”的口号。但同时身兼国足主帅的霍顿却在悉尼奥运会预选赛中负于老对手韩国队而无缘奥运会决赛圈,霍顿也因此走下了神坛。
“睡狮醒来我怕谁”
语出:沈祥福
很难想象,沈祥福这样的老实人也会喊出“睡狮醒来我怕谁”的“狂妄”口号。据后来的国奥队员回忆,在征战雅典奥运会预选赛之前,全队上下一直弥漫着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气氛。沈祥福直言不讳地表示,国奥队的目标就是要击败韩国、伊朗,直奔雅典。而这样的直抒胸怀,对于沈祥福这个讲究“隐而不发”的人来说并不容易。
而为强化球员的爱国主义精神,沈祥福还特意在赛前带领全队去看升旗仪式。不过,据国奥球员事后在总结小组未出线的原因时称,“看升旗本是件好事,但在那个时候只能加重大家的心理负担。”
“我要打破逢韩不胜”
语出:哈恩
哈恩可能是迄今为止留下经典语录最少的一个国足教练。除了那句“我要打破逢韩不胜”的励志口号外,似乎没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如今“逢韩不胜”已不是中国足球的心病,因为韩国队不给我们“逢韩”的机会,像本届亚洲杯中国队小组都未出线,谈何“逢韩”。就像中乌之战后,有人对谢亚龙所吟的那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表示不解,“我们明明输的是乌兹别克,怎么扯到日本队身上了。难不成"谢掌门"搞错了国足的对手?”
首席记者 赵姝
(责任编辑:王海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