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顾曼西
29日,刘翔(刘翔博客,刘翔新闻,刘翔说吧)、史冬鹏(史冬鹏新闻,史冬鹏说吧)、邢衍安三人齐齐跑进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半决赛。这是中国田径史上从未有过的盛况,令人难忘,更令人难忘的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便跻身半决赛的邢衍安的一番话:“在没同刘翔、孙海平(孙海平新闻,孙海平说吧)教练一起训练前,我的技术很差,现在改进了很多。
在刘翔的耀眼光芒之下,人们往往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深思--孙海平到底给中国田径带来了什么?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孙海平将不止给中国贡献一个刘翔。
孙海平执教刘翔的成功,成为在习惯了聘请高水平外籍教练员时代的一个震撼,首先让人感受震撼的,是他的训练理念。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田径界讲究的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每逢大赛前,不是多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国际比赛以调整状态,而是搞封闭式集训,其深层原因是田径界根深蒂固的陈旧训练观念:过多的比赛会影响训练效果。
孙海平却带着刘翔走上了另外一条路。这位著名教练曾打过一个比方:把一个小球放进一个竖直的管子里,管子里的水柱始终顶着小球,让它处在一定的高度上,水一点点地上涌,小球的位置也逐渐向上,“刘翔就像这个小球一样,他的竞技状态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这样才能慢慢向更高的位置攀升。”
刘翔是中国田径界出国参赛最多的运动员,同时他也是受伤最少的运动员之一,能够兼顾高强度的训练、比赛与良好的状态,这不啻于中国体育界的一个奇迹。
但是孙海平对中国田径的贡献,远不止是先进的理念。事实上,中国田径永远不缺乏先进理念,但有多少能够付诸实践?
先进理念无法推广,跟中国田径教练综合素质有关,但更关键的是遭遇了中国田径的“小农经济”思维的阻碍。
田径是“运动之母”、“金牌大户”,但是中国田径一直在世界处于整体落后状态,在很多地方教练的眼里,既然无法在世界上竞争,还不如退而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就造成了很多中国田径的怪现象:比如只重全运会不重世界大赛,比如省队教练不愿意上国家队。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些省、市队的田径教练员,他们坦言:要是他们上了国家队,家里的队员会不会“放羊”?这绝非杞人忧天,有些教练抽调到国家队多年,后来返回省队,已找不着原来的队员。在很多地方队,一个项目只有一个主管教练,总不能带着所有队员上国家队吧?让地方队教练为国家队利益而牺牲地方利益,谈何容易!
一些地方队的教练同样不愿意输送自己的优秀选手进国家队,理由也很现实:国家队的教练也是地方上来的,在全运会上要跟自己竞争,他会不会把好苗子给练坏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田径队多年来无法解决一个难题:国家队的高级教练与地方队的优秀苗子、地方权威教练与全国范围内的可塑人才均无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浪费惊人。而地方教练因为全运会竞争,“老死不相往来”,自己有训练上的好方法、好经验,那绝对是“独家秘笈”,万万不可能拿出来跟别人分享。
在这个背景下,孙海平先进训练理念让人佩服之余,他打破门户之见的实践,更让人感动。
从冯云、史冬鹏到邢衍安,孙海平均慷慨倾囊相授,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成绩。例如史冬鹏,自去年底跟着孙海平训练之后,不断刷新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
孙海平在给地方教练授课时说过一句话:“大家都是代表中国,所以我讲课时不会有什么保留。我觉得这些是我应该做的,目的是让中国田径能有更好的发展。”
一个国家和地区田径水平的高低,与自身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教练员水平、管理方式和水平这四个基本因素有密切关系。前三个方面,中国与世界田径强国有较大差距,但举国体制是世界公认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的优势,但是中国田径界多年存在的“小农经济”、“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这个优势的发挥。
中国田径界要想出现更多的孙海平,光靠个人觉悟远远不够,需要一套完备的制度来保障,例如科学的教练考核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孙海平出现,中国田径界才能真正优化资源配置,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量,保证重点、突出重点,从而重点突破。如果因为一些体制或人为的原因而不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中国田径与世界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完)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