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已满20岁 创新之路迎美好未来

  20年前,第6届全国运动会成就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而广州人以这里为新轴线构筑了一座令世人瞩目的广州新城。20年弹指一挥间,天河体育中心已经从昔日的“比赛、参观两用场馆”,变身成为今天的多功能体育中心,更摆脱了完全依靠国家补贴度日的“旧式场馆”形象,搭建起了完整的经营框架。

  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背后,天河体育中心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创新之路?今日,天河体育中心举行20周年纪念活动,本报记者走访了多位历史见证人,了解到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成为世界性课题的今天,天河体育中心走出的成功之路,无疑为场馆经营提供了范本,其创新经验具有借鉴价值。天河体育中心的成功,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他们落实了市体育局党委提出的“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为国争光,而且还能为国增利”的理念。

  不创新无以“谋生路”

  “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影响力就是生产力。”天河体育中心党委始终把广州市体育局党委提出的这一理念,作为中心主体产业的发展理念。和广州的改革发展同步,天河体育中心20年来完成了蜕变,而创新的理念贯穿其间。天河体育中心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综合性体育中心,中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让天河体育中心在国内声名鹊起。

  但是谁曾想到,天河体育中心当年“断奶”走向市场时,并非一帆风顺,钱是“挣”回来的,更是“省”回来的。说起创业的艰难,23岁就参与创建天河体育中心的林女士唏嘘不已。“那时的条件太艰苦了!我们两个女同事把谈判得来的500箱可乐搬上车,为了省钱,甚至不敢请搬运工。”林女士回忆道。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天河体育中心最大的一项收入是用广告牌换来的实物赞助。虽然条件艰苦,但天河体育中心总算迈出了“下海”的第一步,而与商家的频繁接触也打开了他们经营的思路。“最初我们免费提供场地,甚至倒贴钱,邀请一些公司来体育中心举行小型比赛或者职工运动会,”林女士说,“刚开始大家对于这个新事物的态度并不积极。但后来,一些公司老板发现,职工运动会可以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于是,第2年就有公司主动要求来天河体育中心举行职工运动会。就这样,天河体育中心迈出了‘引客上门’的第一步。就是这些看似利润微薄的小型比赛,经过20年的培育发展,而今已成长为7个梯次的赛事市场,其中涵盖了学校、企业、行业以及国内、国际大赛。”有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来,天河体育中心每年组织的企业赛事多达30多个场次,国内国际赛事20多个场次,赛事收入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而更为重要的是,身处繁华都市的天河体育中心在组织赛事的过程中,无形中培育了一个庞大的体育市场和体育人口群,这种无形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的一位领导参加一个国际体育产业会议,当国际友人询问他“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如何”和“赛后场馆利用情况如何”时,他自豪地说:“请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实地走访吧,眼见为实才有说服力。”

  在“过渡”中坚守主业

  天河体育中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87年~1988年初,体育中心的工作中心是筹办六运会;1988年~2003年,体育中心下属各场馆独立经营;2003年初,体育中心进行整合,统一管理下属各场馆。进入21世纪后,天河体育中心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而此时非体育的商业化运作带来了更为丰厚的利润,这给体育主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天河体育中心采取多种经营、齐头并进的策略,利用非体育产业的盈利反哺体育事业,从而保持体育为“本”的主导地位。

  从2001年底起,天河体育中心先后投入近400万元兴建及完善了篮球城。自2003年整合各场馆资源以来,中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的改造:2005年投入近50万元分期分批将部分绿地改造成可践踏性草地,增加群众活动空间;2006年投入600多万元改造南广场,为群众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而体育中心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如2003年投入近100万元在各大门建造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规范车辆治安管理;2005年投入30多万元改造平面小卖部进行自主经营,为群众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

  硬件设施逐渐完善的同时,天河体育中心也不断挖掘潜力,通过办赛打造出一支能够承担大赛组织工作的“快速反应部队”,这为体育中心节约开支、提高办赛效率提供了保障。在多项大赛中,体育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以裁判、工作人员的“双重”身份出现在赛场上。

  体育搭台文化“唱戏”

  天河体育中心与非体育类的文化活动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甚至还自掏腰包举行公益活动。一年当中,天河体育中心会拿出45天的时间举办公益活动。

  “插影于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个案。这是体育中心与珠江电影制片厂联合举办的“优秀电影公益放映活动”,活动从去年7月开始,每周的周二、周四晚上在体育中心南门广场组织电影放映。截至目前,已经免费播放国产优秀数字电影、传统拷贝电影近200部,场次达100多场,观众人数达4万多人次,丰富了市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电影局高度肯定了这一做法,认为这是体育与文化有机结合的一大新创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益尝试。

  天河体育中心南门附近原来是一处喷水池,而今改为文化广场,这更是天河体育中心党委因地制宜、为群众增加体育锻炼和娱乐场所采取的举措。该中心南门广场自改建后,既成了人们展示自我、自娱自乐的场地,还成为文化和体育产业商品展示地。

  天河体育中心党委认为,体育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体育竞技本身,要让体育和体育场馆发挥其多重功能。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等品牌栏目先后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活动,而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广州市迎春花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也在这个体育舞台上先后“登台唱戏”。

  此外,与美国北依阿华大学联合举办的英语体育夏令营,让青少年得到在运动和游戏中学习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还为广州培养了办赛英语志愿者;而开全国先河举办的“外来工运动会”和“中外友人运动会”,让广州变得更包容、更有人情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未来定会更精彩

  经历了20年的风雨洗礼,天河体育中心正一步步走向辉煌,但在体育中心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却始终保持低调,因为,天河体育中心能有现在的成绩,是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届市体育局党委直接领导,历届天河体育中心领导班子以及全体体育中心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随着广州亚运会的日渐临近,天河体育中心党委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筹备工作。天河体育中心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体育场馆经营的最前列,是因为“创新”,而今他们又开始描摹天河体育中心未来的蓝图:将停车场全部转入地下,“还绿于民,还草于民”;围绕体育中心3.8公里的周长建设一座奥林匹克公园,将奥林匹克的辉煌历史、精神传承和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契合的要素呈现于世人面前。届时,这里不仅仅是一座供市民健身、娱乐、休闲的场所,还是一座奥林匹克知识的宝库和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姚远)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于民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