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大号的录音笔,一本浅蓝色采访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慢慢地向受访对象伸出录音笔,这似乎是位与众不同的记者。而他粘连的上、下眼睑,正表达着这样一个讯息——我是盲人,但我也要用我们特殊的感觉来感受这生命的盛会,用己所长来向我的伙伴们分享生命的意义。
在源深体育中心舞龙比赛的现场,这样一个报道小组格外引人侧目。一位肢残人、一位全盲、两位半盲,“看”比赛、约采访、做直播,一切流程与普通电台媒体极其相似。
“我们是来自北京一加一文化交流中心声音工作室的,这次我们来了4个人,我给他们当眼睛。”拄着双拐的解岩告诉记者,“杨青风,全盲,普通话一级甲等,负责采访,他刚才还给北京电台做直播呢;高山,半盲,身上永远带着放大镜和望远镜,他能看见文字,担当摄影;金玲,只有些光感,她英文特棒,可以采访外国运动员。”
作为带头人,解岩对自己的前方报道小组非常自豪。他们每天一大早就赶到现场采访,每天上、下午各一个赛场,采访结束后第一时间回到新闻中心制作节目,标注关键词,然后交给后方网络制作,除了满足自己网站的需要,他们还把节目提供给全国各地的电台,以补充、丰富各地关于残疾人士的报道节目。
“10月1日、2日两天,我们都是最晚离开新闻中心的,”解岩说,“我们不能像其他媒体那样面面俱到,只能抓一些点,比如开幕式那天,杨青风作为一位盲人,对于现场同时吹响的哨子声特别敏感,他能从几万支哨子中辨别出不同的旋律,然后在报道中对学着用口哨吹出来,描述给我们的听众。”所以,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角度去面对自己的听众,这群特殊的同行期望赢得社会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事实上,他们做到了,他们的故事和采访也引起外界的关注和援助。“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采访明年残奥会,为此我们之前也演练过,采访了"好运北京"的国际盲人门球比赛等。但我们毕竟是民营机构,一般采访申请总会有些麻烦。”解岩说,他们曾有被拒绝的经历,因此,本次特奥会上海组委会能接受他们的采访申请,让他感动至今。“7月份我们提出采访申请,只两天他们就批准了。而且给我们回了个电邮,就写了一句话:非常非常欢迎你们来报道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连用了两个"非常",一下子让我们感觉很温暖。”
在这个特殊报道组看来,所有人在广播面前都一样,都是“盲人”,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融合、平等和宽容。解岩说:“我们不关注比赛本身,因为竞技的意义远比不上与社会融合,给我们一个机会更重要。”
一加一能等于一吗?这是解岩他们一直追问的问题。“一个健全人群,一个特殊人群,融合到一起后,依旧是一个人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拄着拐杖的年轻人说,自己和同伴克服肢体残疾来到上海,为的就是追求这样一个境界。
本报记者王彦
(责任编辑: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