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汪潮涌和“中国之队”
汪潮涌,一位知名风险投资商,他的名字似乎注定了一生都与水有关。一提起他,人们很快就会联想起帆船,联想起“中国之队”, 联想起“美洲杯”。
初衷:设分站赛
“在我人生的前20年,很遗憾,没有见到过大海。
结缘:恩人指点
2004年11月28日,美洲杯组委会主席考察青岛举办分站赛的能力,和中国帆船帆板协会以及汪潮涌谈到了“中国之队”的组建。组委会主席先生提醒,按照规定,参赛国家必须使用自己国家造的船。美洲杯报名截止时间是2005年4月28日,这么短的时间,就是24小时加班加点,也来不及了。“只能收购一个有船只的公司,或者和这个公司进行合资,这样就可以用他们的船。”好心的组委会主席提供了重要线索,“法国勒德菲公司正有合作的意向,你们不妨和他们谈谈。”12月8日,双方初次谈判很愉快。2005年3月8日,合作公司成立,开始筹备美洲杯的报名工作。
但是,美洲杯的报名单位必须是一个地方俱乐部,国内几家帆船俱乐部得知消息后,纷纷表示希望参赛。经过长时间考虑,终于敲定了由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来报名。此时,离4月28日的截止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必须特事特办!”中国帆船帆板协会开始忙碌起来,为青岛国际俱乐部的注册大开绿灯。短短几天时间,所有注册手续全部完成。这一天,是4月22日。
回报:突破乃收获
美洲杯组委会电话通知:“中国之队”已经正式注册成功。然而,磨难还没结束,美洲杯官方网站上,始终没有出现中国队的名字。直到5月12日,即美洲杯帆船赛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晚上,美洲杯官方网站上才出现了“中国之队”的标志。在古老的美洲杯赛场上,终于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中国之队”也成为唯一一支代表亚洲参赛的船队。
连续参加第32届“美洲杯”三年的比赛,汪潮涌一口气就投入了2500万欧元,光报名费就花掉了1500万人民币。而换来的比赛结果却惨不忍睹——在13支参赛队中,中国之队名列倒数第一。“对于中国之队来说,许多方面都是零的突破。从没有一个中国运动员参加美洲杯到现在有五个、六个运动员参加,从中国从来没有参加美洲杯到现在参加了两届,这些都比最后的成绩要重要得多。”他另有一番诠释。
衍变:不再旁观
如今的“中国之队”已从清一色的外籍船员衍变成一支以中国人居多的船队。去年,通过选拔,“中国之队”船上已经有了5名中国船员。而来自新加坡、中英法文俱佳的陈文皓,在队中充当中、法船员的语言纽带。而船上的三名法籍船员,依旧是全队的骨干。48岁的大胖子船长、舵手皮埃尔·马斯,从小学时代就开始学习帆船,曾是法国一对一帆船赛冠军,从2000年起就在美洲杯帆船赛上当船长。
“如果有一天在我们中国的沿海,百舸争流、千帆林立,那是很值得憧憬的一番盛况。”汪潮涌已经坐拥巨额财富以及美满的家庭,但他却并不满足。在下一个十年规划中,他要完成的是从一个商业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的转变,更多关注社会层面的东西,“中国杯”帆船赛是其中的一个。
汪潮涌期待着 “中国之队”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出现在中国人自办的赛事中。
汪潮涌简历
1965年出生于湖北;
1984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
1984-1985年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是首批MBA班最年轻的学员。
1985年赴美国留学并获美国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1987年进入大通曼哈顿银行纽约总部从事不动产融资与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
1990年进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担任纽约结构融资债券部副主任。成为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位标准普尔高级职员。
1993年,受聘于摩根?士丹利,由纽约部派往香港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任高级经理,负责中国公司股票融资业务。
1995年被提升为亚洲公司副总裁并调任北京代表处,任首席代表。
1999年5月创办信中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美国融资投资控股公司。
晶报记者 张明俊/文
(晶报专供搜狐体育稿件,请勿转载)
全国奥运媒体联盟-《深圳新闻网-晶报》独家提供搜狐体育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