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26日奥运专电(记者史春东 刘阳)初到武汉,采访城运会的武术比赛,记者对地理位置并不熟悉,坐上出租了,司机苦笑着摇头抱怨要跑回空。我们用了近一个小时才赶到黄陂一中的武术比赛馆,花费98元。
武汉城运会怎么这样安排赛地?蹲在赛场几天,耳闻目睹,我不再抱怨了。
刚刚落成的黄陂一中体育馆能容纳2000多人,每天的观众总有两拨人,一拨是组织来的学生,另一拨是当地的男女老少,农家人占多数。那些大叔、大姐多是首次进入体育场馆,农家大姐们打毛线,做缝纫活,看比赛,一脸开心,论起比赛特别有趣。看女子散打,一位大姐尖叫说:“我儿子找上这样一个媳妇不是要被打成‘熊猫’?”,周围的人笑成一团。
记者坐在来自田家湾的一位姓田的老奶奶身边,她已八十岁,见她穿戴整齐,聊起才知,为看比赛专门让孙儿赶做了一件新衣出门,老奶奶耳朵已经听不太清,一说一笑,声音特别大,那开心劲让人羡慕。
中铁大桥局武汉分公司的袁德启师傅带着任务来--帮孩子参谋考不考体育特长生。看了比赛他的心里可能已经有数了。
黄陂区实验中学分校的喻校长说起带来的600学生,话可就多了。“现在城里人对比赛没多少心思去看,而基层又看不到,这一次城运会送到家门口来,不说学生了,教师们都高兴得不得了,老师对学生讲,表现不好的不能看比赛,学生们一下就认真了。回去后,各个班还要安排同学写作文。”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散打部主任杨战旗刚到赛场时,看到一些准备工作没到位,这位经常出入各种比赛的主管者急了,后来他转变了态度。他对记者说,跟在我身边的这些当地人,见有一些工作没到位脸上的表情也很难受,他们都想将工作做好,只是没有经验,我也容忍、理解了。
他感慨地对记者说:“一个比赛有这么多的人来看,已经很了不起,我们的观众可能并没有看懂多少,但掌声透出的热情劲却让我们难以忘记。”
城运会的赛点距离中心城市远了点,却距离百姓的心更近了。基层群众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视角分享着城运会的快乐。(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