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旭光王伟宏
12月3日,体坛又爆出一则黑色新闻:年仅20岁的上海射击队的飞碟选手陈泽骏在训练休息期间被子弹误中腹部,抢救无效身亡。目前,事发地点上海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已被警方严密控制,有关方面正紧急处理善后事宜。
惨剧:射击队员中枪身亡 惨剧发生在12月3日18时30分左右,当时上海飞碟射击队的二线队员正在上海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进行夜练。
训练休息时,队员陈某将一颗未打响的“废弹”装入枪内,此后意外突然降临:陈某误以为枪中的子弹无底火无法击发,无意中扣动扳机,“废弹”爆炸正中队友陈泽骏腹部。陈泽骏立即被送往医院,经奋力抢救两个多小时之后,终因伤势严重失血过多,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
反应:相关部门缄口不言 事件发生后,国家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和上海市射击中心都保持了沉默,均不愿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目前,国家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志丹正在科威特督战射击亚锦赛,争夺中国射击队尚未拿到的4张奥运门票。听说此事之后,高志丹表示:“我一直不在国内,不了解具体情况,所以不好说。”
而赶赴上海处理此事的国家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郑副主任在电话中表示他刚到上海,无法对媒体透露更多信息。
上海市体育局办公室负责此事的媒体采访事宜,这个电话昨天下午很长时间都处于占线状态。好不容易拨通之后,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现在上海警方已经接手此事的调查,一切结果都有待于警方的取证工作。
疑点 陈某为何动枪? 陈某为什么会动枪?这一细节成为决定此案性质的关键,对此坊间流传出了两个不同版本的传闻。
传闻一:玩笑说 据最早爆出此消息的上海媒体报道,在训练休息时,陈某和陈泽骏开起玩笑,将一颗“废弹”装入枪内,与陈泽骏玩耍起来,而在这一过程中,子弹误中陈泽骏腹部,陈泽骏当即血流不止。
传闻二:争执说 而另一个版本的传言则称,在训练休息时,陈某与陈泽骏发生了一些争执。陈某将一颗未打响的“废弹”装入训练枪支,用枪指着陈泽骏吓唬他,在争执中手中的枪突然响起,子弹击中陈泽骏腹部。
“废弹”从何而来? 我国对于枪支管理的规定非常严格,射击队对于枪支、弹药的使用、运输、管理等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文件的要求。既然如此,陈某装入枪支的“废弹”是从哪来的?
据采访此案的一位上海当地记者表示,她从相关人士那里了解到,陈某是从队友那里要来一颗训练中的废弹,不过当时她不在现场,也不能完全确定。
“废弹”为什么会响? 我省一位射击运动专家表示,废弹也就是常说的臭弹,训练中称为“臭子”,不过,废弹也不是就没有再度射出的可能。
“这种现象有,不过很偶然。这是因为同一颗"臭子"装在不同的枪支中,底火被撞针撞击的角度和力度不同,很可能再度打响。”该专家表示。
说法 张山:这太不可思议! 巴塞罗那奥运会飞碟射击冠军张山听到这个消息时表示感觉不可思议,“射击队有非常严格的安全措施,任何时候,枪口是绝对不能对着人的。我们从小刚进射击队,首先要学的就是射击安全规则的理论课。”
河北射击队飞碟项目的主教练邢少峰也表示,这场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飞碟对于训练有着严格规定。首先枪支在任何时候都绝对不允许对人,在上下靶场时必须打开枪机;其次,在训练休息时,枪支内绝不允许装有子弹,哪怕是所谓的“废弹”;再次,其他队员的行走路线,应该是从射击队员的身后绕行,而不是从前面的枪口下经过。而这两名队员却同时违反了这些规定,如果当时有一个人能加以注意,这场悲剧或许不会发生。
警钟:省军体校严格纪律 得知上海射击队的惨剧之后,河北射击队紧急制订了相关措施,省军体校校长李东奇等领导在当天便召集各项目的教练员开会,并于昨天再度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以确保训练中万无一失。
据悉,在飞碟训练结束后,为保护枪支的撞针,通常要填上教练弹或者弹壳。但在惨剧发生之后,河北射击队已经把填弹壳这项规定取消,而是要求队员交回的枪支必须是空枪。虽然这样做会影响撞针的使用寿命,“但人命关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确保队员的人身安全。”邢少峰说道。
除此之外,河北射击队还再三强调,队员绝对不允许私存子弹。“训练时经常会多发几发,有时打不完队员就会先把子弹收起来,以便下次训练时再用,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为此,河北射击队在每次训练结束后,先由教练员对子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未打完的一律收回;交回枪支时再由保管员对枪支进行验收,确认是空枪后方才入库。
拍案 沉重的代价原 本鲜活的生命,毫无征兆地便糊涂地离去;原本幸福而又满怀期待的家庭,也注定此后将陷入无尽的痛苦折磨之中。而这一切,本来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常说,小处不可随便。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却寥寥无几,大家更信奉的格言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所以,我们几乎处处可以看到雄韬伟略的豪言壮志,却很少找到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然而,当“不拘小节”换来的结果是生命的逝去、家庭的不幸和数不清的相关责任人的前途时,这个代价是不是过于沉重?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们是不是会想起“小处不可随便”这句朴实无华的真理?
令人痛惜的是,正是由于不止一处的“小处随便”结合到了一起,终至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人间悲剧。安全无小事,安全无侥幸,人命关天,任何小处的随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杀人的“凶手”。试想,如果当时两名队员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训练,如果教练员能及时制止两名队员的违规行为,这些事故还会发生吗?
但历史没有如果。这个沉重的代价告诉人们:小处不可随便,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承诺!
(本报记者旭光)
全国奥运媒体联盟-《燕赵都市报》独家提供搜狐体育
(责任编辑:严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