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消息上周末,2007-2008赛季全国女排联赛总决赛第二场比赛结束。以“准国家队”阵容应战的卫冕冠军天津队战胜八一女排赢得总决赛的两连胜,此役的胜利使得天津队距离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与前几届联赛最大的不同是,今年中国排协在联赛中实施了内援临时转会政策,正是这个政策让天津队在总决赛阶段成就了一支几乎是国家队阵容的强大主力团队,因此让今年的总决赛显得毫无悬念。
国手怎可代表两队参赛 中国排协在本赛季实施队员临时转会政策的初衷是让国手们能够在联赛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由于今年赛制安排女排联赛B组率先进行,整个B组比赛只有一个月时间就结束了,B组比赛结束以后,B组队伍中的现役国手可以转会到A组队伍中继续参赛;A组比赛产生了参加冠亚军决赛的队伍后,A组其他球队的现役国手又可以转会到这两支球队,参加最后的冠亚军争夺战。
于是乎,B组比赛结束后,考虑到三名中国女排现役国手薛明、徐云丽和张娴在B组联赛之后将无球可打,所以中国排协率先为三名队员找好了“下家”。薛明、张娴和徐云丽三名国手在第二阶段转会到A组之后继续征战联赛,但她们的处境也是各有不同。薛明来到天津队之后基本坐稳了先发位置。对于薛明而言,本赛季她不仅很有可能收获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首个联赛冠军,在联赛中保持的良好状态对于薛明在即将开始的国家队冬训中占据首发地位也有相当优势。和薛明的情况相似,张娴在转会四川队前,四川队的成绩相当糟糕,但是在张娴来到四川队后,她出色的防守帮助四川队在联赛后半程异军突起。
今年临时转会政策最终真正受益的有上届国家队的主力阵容,当然也有利用新政转会最为成功的天津女排。联赛初期来了薛明,后又来了张越红和刘亚男,如果再加上天津队原本的李娟、魏秋月和李珊,这几乎就是一个国家队阵容,而面对着天津队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豪华阵容,无论是之前擦肩而过的上海队还是最后才挤进决赛的八一队,谁参加总决赛都充其量是一个配角。
联赛难道仅是国手们的 然而,毫无悬念的冠亚军之争带给中国女排联赛市场更多的是无奈。最后总决赛成为一场“国家队”与地方队之间的较量,暂且不说国手们在这种一边倒的比赛中到底能有多大锻炼价值,让一支基本以原班人马出战的八一队参加这样的总决赛,使之成为总决赛的配角,也绝对是不公平和不公正的,为了让国手们多点参赛机会而让一个联赛失去基本的公平与公正,这样的联赛还能有多少活力?与天津争夺冠亚军的八一队,在两场决赛中可谓不堪一击,整个联赛的总决赛成了“垃圾时间”,总决赛又有什么意义?
无论是夺取总决赛冠军的天津队还是其他得到临时转会的球队,其前题就是剥夺本队其他球员的参赛机会,联赛到最后成了国手们之间的游戏。而世界体坛的发展大势是,所有职业化发展比较好的竞技体育项目,其国家队的强大都是以本国联赛为基础的,只有联赛健康、完善、激烈、精彩,这个项目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有勃勃生机,才能源源
不断地为国家队培养出一茬又一茬的后备人才。而眼下国内女排联赛的临时转会制度却是恰恰相反,为了国家队选手能有更多的参赛机会,可以让整个联赛为之制定特有的政策,让联赛仅仅为国家队选手服务,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用“业余”的思路、“业余”的办法和手段办职业联赛,恐怕是国内职业联赛的一大“创举”了。
联赛不出新人何以为续 在今年联赛的选秀过程中,陈忠和就曾经抱怨过没有什么好苗子可以选择。但是,如果一味地只想着奥运会,想着国家队,而不考虑联赛的健康发展,不考虑后继力量的发展,那么只能让市场本就不景气的中国排球联赛更加难走。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明年的奥运会,以联赛来保全国家队,联赛受到的影响在所难免,临时转会让天津队得到了实惠,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它改变了决赛双方实力的平衡,原本就缺乏心理优势的八一女排也丧失了人员优势,致使总决赛呈现出一面倒的尴尬局面。排管中心应该是没有预想到现在的局面,只是一心为奥运,一届没有太多悬念的总决赛由此诞生。奥运会固然很重要,但并不应该由此影响联赛的发展,否则作为三大球之一的排球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将永远无法赶超成绩远远不如自己的足球、篮球。
今年的联赛赛制相对于去年变化不小,在近几年的联赛改革中也算是影响最大的一次颠覆性的改革了,近年来的排球联赛采取的分组别的竞赛方法非常复杂,普通球迷搞不懂,甚至一些专业人士也被弄得头痛,而到了06-07赛季排球联赛又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分组别的竞赛方法,改为直接采用分区、分组的赛制。可以说每年的赛制都有不同的改变,队伍也都跟着团团转,研究新赛制,利用新赛制成了每年参赛队伍教练的一门必修课。
不仅如此,对于刚刚开始职业化的排球来说,如此想改就改的赛事,让各俱乐部如何来经营?本来国内所谓的排球职业化联赛还处在初级阶段,基本上还是以体工队的专业排球队加一些企业的赞助为核心的,但人家企业赞助你球队参加联赛不是“白求恩”,是要得到回报的。然而,联赛赛制一年一个样,甚至一年就来个大变样,人家去年谈好了商业合作伙伴,明年情况却天翻地覆了,又得重新再谈了,各俱乐部的经营也无法适应,排球联赛,如何才能一步步走向真正的职业化? 本报记者赵晨彦
(责任编辑:韩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