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冰雪 > 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 08冬运会新闻

"俄罗斯"男孩梦想替中国出战 曾与柏芝亲密交往

  “我希望能代表中国参加2014年索契冬奥会。”当金发碧眼的戈米沙站在冬运会花样滑冰的赛场上的时候,他的外表顿时引来了大家关注的目光,但他一口流利的东北腔,却表明了他和中国的血缘关系。

  花样滑冰男子单人表演自由滑的赛场上,戈米沙一袭黑衣,映衬出一个15岁小男孩修长的体型,满头金发和白皙的面孔,在跳跃、旋转中显得别样风情。

他的教练也是他的父亲戈军站在场边,卷曲和微黄的头发,也表明了他中外混血的身份。

  “能说汉语吗?”“当然,没问题,我是中国人!”出生在长春的戈军有着四分之一俄罗斯血统,奶奶是俄罗斯人,他曾是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队的队员,当年的梦想是为中国夺取金牌,而现在他的梦想,是要将场上的这个俊美的小男孩戈米沙打造成中国最出色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在场边,戈军给记者讲述了小戈米沙的故事。1989年,戈军到苏联中央体育学院留学,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同样是练花样滑冰的俄罗斯女孩戈拉丽莎,他们爱情的结晶就是现在的小戈米沙。戈军告诉说,小戈米沙在中国和在俄罗斯的时间是一半一半。现在的小戈米沙是北京世纪星滑冰俱乐部的队员,此次是代表北京参赛。

  普鲁申科是我的朋友

  小戈米沙修长的身材和一头漂亮的金发很有些俄罗斯著名花样滑冰运动员普鲁申科的味道。“是的,我们和普鲁申科是好朋友。”戈军告诉记者,由于妻子戈拉丽莎也曾是俄罗斯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因此他们和普鲁申科非常熟,关系很好。

  小戈米沙自从练上滑冰后,从普鲁申科那里得到了很多指点。戈军也承认,戈米沙很崇拜普鲁申科,为了向这位俄罗斯顶尖的滑冰明星学习,戈米沙在气质上都不自觉地对普鲁申科进行模仿。

  “他给了戈米沙很多帮助。”戈军说。普鲁申科也非常喜欢这个中俄混血的小男孩,不但把自己比赛用的音乐送给戈米沙,还将自己的自传送给他看。

  “我喜欢他的气质,更喜欢他的人生故事。”戈米沙用地道的汉语告诉记者,语调中带着明显的东北腔。

  

  张柏芝很喜欢我

  戈军给记者的名片上印着戈米沙和张柏芝的照片,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原来,小戈米沙还曾经和张柏芝有过一段亲密的交往。

  2002年,戈军夫妇到香港担任花样滑冰的教练,小戈米沙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张柏芝。戈米沙告诉记者,他和张柏芝的这段冰上友谊,是因为张柏芝曾经在英国留学,也非常喜欢滑冰。一次,她在滑冰场见到了戈米沙,觉得这个“外国小孩”好可爱,以后接触得多了,逐渐熟悉起来。后来,张柏芝拍一个以滑冰为背景的广告,就想到了这个漂亮的“外国小男孩”,便邀请他一起参加拍摄。戈米沙很义气地告诉记者,那次拍广告,完全是“帮朋友一个忙”。

  我的梦想是奥运冠军

  戈军告诉记者,他给戈米沙制定的计划是首先要进入国家队,然后瞄准奥运会。戈米沙则告诉记者,他的心中的梦想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我现在还小,到那时候我21岁,正是最好的时候,”戈米沙说起将来的梦想,深邃的眼睛眯起来,“我要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我的梦想是奥运冠军。”

  特派记者 张顺亭 本报齐齐哈尔1月19日电

  冰雪之花

  当在广州盛开

  ——专访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中心花样滑冰部主任杨东

  本报齐齐哈尔1月19日电 (记者 张顺亭) 第十一届全国冬运会冰上项目正在齐齐哈尔市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可是此次号称项目设置最全、参赛人数最多的冬运会,仍然以黑龙江和吉林的地市参赛队为主,黄河以南的队伍除了象征性参赛的港澳代表队之外,只有形单影只的无锡队。广东省更是没有队伍参加。

  冬季项目“北冰南展,北雪南移”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然而冰雪运动可以说仍是“足不出东北”,冰雪人才更是绝对集中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

  美丽的冰雪运动能否跨过黄河,渡过长江,抵达四季如春的羊城,并在这里开花结果,夏季运动项目强势的南粤大地能否培养出自己的申雪/赵宏博?

  “完全有可能!”国家体育总局花样滑冰部年轻的主任杨东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信心足得让人吃惊。

  美丽的冰雪运动

  要靠经济撑起来

  “将来有一天,南方尤其是珠三角的冰雪运动会超过北方。”杨东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广东的经济实力比较强,美丽的冰雪运动是要靠经济实力做后盾的。没有钱,就无法打造银色的世界。

  杨东给记者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细账:“一个标准滑冰场一年的设备投入需要200万元,光是一台浇冰车就要100多万元,水电的维护费用一年也要150万元。加上其他的费用,没有几百万元甭想玩滑冰。一个滑雪场,一年的投入更是要用‘亿’来计算。想想,没有钱,能发展冰雪运动吗?”

  杨东告诉记者,北方的许多城市,开展冰雪运动仍然是以国家和政府的投入为主,而将来这一运动,俱乐部形式将越来越有生命力。他举例说,深圳的几个冰场开展得不错,这些冰上俱乐部借助了陈露、申雪/赵宏博等人的名气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前景看好。

  他告诉记者,在珠三角地区,目前已经有20块非标准冰场,这些冰场都是将来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

  冰雪运动重“难美”

  南方人身材更合适

  杨东一口认定南方将来发展冰雪项目要超过北方,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南方人的身材和气质比起北方人更适合搞冰雪项目。冰雪是一项难、美运动,讲求的是技巧和美感,因此在文化的内涵和气质的要求上,灵巧的南方人比起粗犷的北方人来说更有优势”。

  他举例说,国内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韩晓鹏就是江苏沛县人。

  广州发展冰雪项目

  可以靠“筑巢引凤”

  广州地处南国,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冰雪运动群众基础薄弱。在北方,人们从小就在冰上玩耍,而南方的小孩认识冰雪可能要通过电视画面。但杨东认为这不是阻碍冰雪运动发展的根本。

  广州怎么样才能发展起冰雪运动?杨东认为,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条是靠俱乐部带动,扩大群众性的基础,另外一方面,如果广州要组建一支花样滑冰队,运动员可以从北方交流和引进。

  广州发展冬季项目很划算!杨东又给记者算了一笔金牌的账:夏季项目竞争激烈,几百人甚至是上千人在争一枚金牌。如果是发展冰雪项目,全国竞争的人数寥寥无几。“目前国内搞双人滑的也就十几对,在册的人数也只有214人。”杨东说,这么少的人竞争,拿到名次不会太难。

  虽然非常看好南方发展冬季项目的前景,但是杨东承认,“北冰南展”的计划确实没有太大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运会冬季项目的金牌数设置还是太少,对于各省的吸引力太小。

  “不过,南京已经尝到了甜头,”杨东告诉记者,十运会上,江苏在冰雪项目上交流的运动员获得了一枚金牌,发展冰雪运动受益匪浅。

  “现在的体制下,发展冰雪职业运动还是要靠各地的体育部门”,虽然全运会上的花滑项目的金牌已经设置到4枚,完全和奥运会一样了,但还是让杨东感到不满足。“要是能增加到10枚金牌,我睡觉都会笑醒的。”杨东对记者说。

  目前在冬运会上竞技的运动员主要还是来自东北地区。 特派记者 廖 艺 摄 本报齐齐哈尔1月19日电

(责任编辑:姚远)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柏芝 | 戈军 | 普鲁 | 丽莎 | 申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