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嘉鑫
肥胖与奖杯有必然联系吗?热爱足球的英国人可能会点头答是,因为“杯赛之王”拉莫斯进入白鹿巷后还不到半年,就带领热刺队十年后再捧联赛杯。这位西班牙人上任后做出的一个重要决定是:勒令全队减肥。
这也许能解释罗宾逊会被踢出主力阵容的原因。去年十月,拉莫斯来到陌生的北伦敦,他的一项挑战就是球队的体重问题。前任主帅、荷兰人马丁·约尔曾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对作势上前打他的阿森纳主教练温格不屑一顾,他自认“如果他(温格)知道我有多强壮,就不会冒险过来”。
结果,约尔治下的热刺队也严重超标,这支队比拉莫斯那支在欧战兴风作浪的塞维利亚队总重量超出100多斤。
拉莫斯决定从西甲带来自己原来的营养师安东尼奥·埃斯科里巴诺,帮助球队制定正确的饮食观;同时,助理教练阿瓦雷斯还向俱乐部小卖部开炮,不准球员在训练结束后到那里购买各种可口美味的小吃。结果,中后卫道森成为一个“饿坏”的人,还被送进了医院。不过随着球队体重的下降,他们的成绩也是稳步上升,当他们脱掉50斤的“肉”时,球队即刻迎来十年里一个冠军。
这让热刺球迷不得不反思过去十年里在这里表演过的“胖子”了。加斯科因,极富天赋的英格兰传奇球星,也曾将球队带进联赛杯决赛,应该算是白鹿巷走过的最出色的胖子了;但他因为酗酒毁了一生,最近还被怀疑患上了精神病。大卫·吉诺拉,身材健硕的法国人,效力维拉时被主教练格里戈利暗示“超重”,这才让他爱上了脱衣庆祝进球的动作;索尔·坎贝尔,这位“叛变”到阿森纳、现在效力朴茨茅斯的中卫可谓英格兰本土胖子中的“极品”,根据英国一些杂志公布的MBI指数(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他的MBI指数达到了27.7(而标准指数是25),为英超球员之最。这也许是他日渐消沉的原因吧,有趣的是,仅次于坎贝尔的是他的朴茨茅斯队友帕马罗。
事实上,喜好在赛后喝一口的英格兰球员从来都没有多少身材标准的球员,而在每个时代引领风骚的也都是胖子球员。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巴西队1∶0击败了卫冕冠军英格兰队,获胜的贝利却认为对手博比·莫尔是“本届世界杯中最伟大的球员”,赛后“球王”主动和莫尔交换球衣,开创了足球场上交换球衣的先例,两人一黑一白、一松一紧的身材对比永载史册。“欧洲金球先生”凯文·基冈职业生涯辉煌,是少有的能在欧洲大陆联赛立足的英格兰球员,但还在球员时代,“米老鼠”腰上的“游泳圈”已若隐若现。
今天的“胖典型”自然是曼联的鲁尼,他是博斯尼奇之后曼联又一把柄。英格兰球迷喜欢称他为“小胖子”,敌对球迷讽刺他“把馅饼都吃了”,但这没有妨碍他带领曼联称雄。面对“小胖”的困扰,鲁尼后来干脆任其自然:“我认为我的体形代表了我球风的一部分,所以我不会去做任何与减肥相关的事!我要尽可能地使自己变得更强,也就是说如果我变胖一点,那就随它去!从小到大人们都不停地跟我重复着同样的话语,我开始受够了。”
但鲁尼并不是“一个吃馅饼的人”,19世纪末效力于当时英格兰豪门谢菲联的门将威廉·福尔克才算经典。此君虽重达143公斤,但在门前的反应非常灵敏,同时还是一位板球好手。在那个前锋可以把门将撞进球门的年代,福尔克的个头确保对手放弃了这一战术,这才有了英格兰足坛传颂了一百多年的名句:“谁把馅饼都吃了?”
还有上世纪80年代效力埃弗顿的威尔士门将索萨尔,他可是目前英格兰足坛最后一位夺得联赛和杯赛冠军的胖子门将。他的球衣经常爆线,尤其是在飞扑远射时,队友往往听到纺织品撕裂的清脆声响。
美好的旧时光终归成为过去,踢足球比赛作为兼职娱乐的时代只能存在回忆中了。如今的职业球员赚着大把的钞票,同样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们不仅要在训练场上和健身房里挥汗如雨,还要遵守营养师设立的戒条,不喝可乐,不吃猪油炒的饭菜,不……
而球迷的审美观也被营养师完全颠覆了,至少拉莫斯的奖杯令人信服。1975年,在已经成为历史的旧温布利球场,普斯卡什曾上演“帽子戏法”,助匈牙利以6∶3狂扫不可一世的英格兰队,当时人们被这个胖墩的天才征服了。如今,鲁尼在老特拉福德一次高速冲刺、灵巧地晃过守门员射门得分之后,大家欢呼三秒钟便改为祈祷:这样就好,不能再胖下去了,不能再胖下去了……
上图:贝利与博比·莫尔交换球衣。
上图:鲁尼胖不胖,一看就知道。
上图:基冈腰上的“游泳圈”。
上图:酒精给了加斯科因可爱的胖脸,也毁了他的足球生涯。
上图:布罗林:瑞典金童本来模样俊俏,可在登陆英超后身形急剧膨胀,在利兹和水晶宫都混得很不如意。
(责任编辑:王昊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