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洛阳4月26日奥运专电题:电子护具在跆拳道亚锦赛得到初步肯定
新华社记者王恒志 段博
首次在跆拳道亚锦赛上亮相的电子护具备受关注,这项改革得到了大多数教练员、运动员的认可。
本次亚锦赛使用的电子护具是将电子芯片组成的感应装置附着在跆拳道护具上,在受到有效攻击时自动识别其击打力量,并自动将得分情况反映在得分显示屏上的一套技术装备。
运动员比赛中需穿着正面两肋装有感应装置的躯干护具,并穿着附有感应器的脚套,击中头部仍由裁判判定。
中国香港队在亚锦赛开始前一天才第一次接触电子护具。教练陈志文说:“跆拳道运动每个年代都会有发展和变化,现在和十多年前也有很多不同。这次我们准备仓促,从实际使用情况看,需要不少技术上的改变,也出现一些感觉应该得分但没得分的情况,但这件事情对于跆拳道的未来发展还是有好处的,我们乐意当这样的‘试验品’。”
中国队总教练陈立人告诉记者,如果电子护具成为正式比赛护具,那么相关的比赛规则就需要相应改变。谈及电子护具对中国队的影响,他说:“对于身材高大、中远进攻优于中近进攻的中国队而言,由于目前看电子护具对中近进攻的识别能力更强,这就促使我们要加强中近进攻的训练。这也是一件好事。”
世界冠军吴静钰赛后表示,电子护具对自己的技术发挥影响较大,打起来稍稍有些困难,但这并不是自己当天决赛失利的主要因素。在决赛中击败吴静钰的中国台北选手杨淑君则认为,电子护具的使用充分显示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电子护具的使用此前被舆论认为主要是为了防止裁判不公。记者在现场看到,截至目前,没有教练员对判罚提出申诉。
记者了解到,电子护具的得分要求主要在追求力度和精准度,这改变了传统护具有效部位、击打力度和技术三大得分因素的格局。中国队技术教练、韩国人金荣稹就用“简单、准确、高效”来形容电子护具带来的技术改变。
电子护具在北京奥运会上将不会登场,目前计划在明年世锦赛上使用,至于下届奥运会是否使用也无定论。同时是世跆联电子护具评估委员会委员的赵磊认为,电子护具是跆拳道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它将给未来技术带来怎样的影响还在研讨之中。他说:“我本人的观点是目前还要研究电子护具比赛规则和方法,还有竞赛的组织管理办法。”(完)2008/04/26 23:37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