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篮球世界 > 篮球其他

美好生活智慧生命——简论道教对人们生活启示

    搜狐体育讯 张继禹

  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沃土的宗教,它宗本于太上老子,立教于东汉张道陵天师,若只从张道陵天师立教算起,至今也已有近两千的历史。道教,顾名思义就是以“道”立教。

在道教看来,“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它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南华真人说:目击道存。具体来说,“道”就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道教经典《西升经•在道章》就指出:“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干鱼终。”认为人不离道,道不远人,道就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是不可以须臾而离的。人不能失去道,就像鱼不能失去水一样。因此,道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密切联系,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发展的根基,是世人美好的精神家园。由道而演教,道教的许多教义学说,不仅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能对我们现实的生活以重要启示,从而利益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当代著名学者卿希泰教授曾说:道教文化并不是一种远离尘世、与世隔绝、和现代生活没有关系的文化,恰恰相反,它的许多思想对当前的现实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种匡救时弊的救世良方,对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也很有参考价值。在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略抒己见,以抛砖引玉。

  一、从善以美好生活

  道教自古以来就有“众善奉行”的修行追求,要求对人对物都要有慈爱之心。所谓善,《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则强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恨,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太上感应篇》则概之曰: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道教认为,行善积德是修道成仙不可缺少的前提。《老子想尔注》中说:欲求长生者,“百行当修,万善当著”。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讲到:“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悟真篇》指出:“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等亲冤,始合神仙本愿。”《张三丰先生全集•大道论》说:“不拘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每一个人,若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可以全人道而致仙道,积道德而成神仙。

  首先,要躬行孝道,尽忠报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忠则是孝的扩充。忠孝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内容。道教认为,学道之人也必须力行忠孝,这是学道的基础。《太平经》明确提出:“天下之事,孝忠诚信为大。” 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说:“仙经万卷,忠孝为先。” 《净明忠孝全书》卷二说:“万物之中,惟人最贵,不忠不孝,不如豺狼蝼蚁乎?” 可见,道教十分强调忠孝在引人向善中的重要性。教人要尊敬父母师长,敬老怀幼,并把二十四孝刻石于宫观中,提醒世人要尽孝善待父母,传扬中华传统美德,使社会和人生更加美好。道教认为,要以孝于父母、忠于国家为基础以至大忠大孝,也就是要大慈大爱,道经中说: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欺心不正则无从言忠,忠就是要忠于自己的良心,忠于自己的心君;孝就是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并以此爱心去爱自己的亲人,爱所有的人,最终达到慈爱一切。

  第二,为人学道要诚信为本。诚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修身、立业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和道德规范。“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即对得起自己的良好。立身立业,只有做到“诚”,才能有所“成”。“信”即守信用、讲信誉。道教认为,大道始末,以信为归结。成语则有“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之名句。诚信就是要不欺诈不妄言。道教历来强调,诚信既是学道修道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太平经》要求人们“内外为一,动作言顺,无失诚信”。 《老子想尔注》说:“人当常相教为善,有诚信。” 系天师张鲁在汉中教导道民要“诚信不欺诈”。如果人人都能讲诚守信,这样社会就会太平,人与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

  第三,存好心莫诽谤嫉妒他人。人往往最容易以我为主,也最容易对他人产生嫉妒之心,更容易出于各种原因妄自诽谤他人,这是人性最容易由淳善走向不善的开始,由此发展下去则会生出仇恨之心,使人走向邪恶。因为诽谤、嫉妒都是不光明的做法,为此,道教在其戒律中特别强调不嫉不妒,不憎不恨,要乐人之善,成人之美,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不自伐,修斋正心,以清静心而弘大愿。

  第四,要有慈爱之心,慈心于一切。中国民间有很多救人救物得善应的故事。道教神仙药王孙思邈,不仅医道济世救人,并施慈心于动物。道教经典《度人经》有一句口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要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度人”的内容很广泛,统而言之是要行善积德,济世利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要为社会多做贡献。《道德经》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为什么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完善呢?首先,助人者,人亦助之。其次,做了好事,心情舒畅,没有烦恼,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事业会越来越发达。

  第五,要积善以立仙基。《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西升经》说:积善善气至,积恶恶气至。积善神明辅成,天道犹佑于善人。《太上感应篇》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也就是说,积善行善才能获得吉庆,才能得神灵的护佑,才有希望修炼成仙,功德成神。

  在现代社会中行善积善就是要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环境。

  二、从简以享受生活

  我们知道简的相对语是繁,人生在世的根本其实不是繁而是要简,简就是要“简易”、“简约”,就是要抓住主要的本质的东西。简的原则就是要少思、安闲、轻松。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时曾总结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或可说是对道家从简精神最合适的概括。由此而来,从简便成为道教应物处事的重要指导思想。“至道不繁”,从简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个轻松的心情,相互交往也就没有那么的机关和算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司马承祯说“简则益生”。也就是说从简而行才能健康心身。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坐忘论》中则说:夫人之生也,必营于事物。事物称万,不独委于一人。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识事之所当,不任事之非当。任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弊于形神。身且不安,何能及道?是以修道之人,莫若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静而思之,何迷之甚。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之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若处事安闲,在物无累者,自属证成之人。以简处事,一是要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二是要明白什么是无益于生的;三是要安闲无累。对于如何做到以简处事,孙思邈真人则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保持了这十二少,即守住了生命生存的根本。由此可见,简单生活即由心灵的虚闲开始,抛弃一切牵绊,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与“道”同游。日常生活也应是以简易为好,天天美味大餐于身体也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生害,诚如司马真人所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

  从简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崇俭抑奢”,这也是道教的传统美德,太上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俭”,即节约,这其中包括对物质追求的节制和个人贪欲的抑制。老子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和个人私欲。节约而不奢侈,收敛贪欲,甘于恬淡,顺乎道义而有所节制,乃是俭之德。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简才能达到轻松,放松我们的心情。少一些烦恼,少一些忧郁,多一些开心,多一些快乐,像云一样逍遥。在上个世纪早期就有人曾经预言:“有史以来,人类将首次面对一个真正永恒的问题——如何利用工作以外的自由与闲暇,过快乐、智慧的美好生活。”一贯以崇尚金钱和成功著称于世的美国人,也对过去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和厌倦,不少人甚至宁可放弃高收入和为事业疲于奔命的生活方式,而选择少赚钱、少消费和求得快速成功,换取更多的自由时间,去过一种比较轻松的生活。阅读有价值的书籍,写诗,唱歌,欣赏艺术,学习新语言,到公园散步,去大海游泳,观看日出及日落,或去听小鸟唱歌——这种诗意而浪漫的生活方式看上去简单无比,实行起来却无比艰难。我们有不少人为了得到奢华的生活可以忙碌几年、几十年,却舍不得花费几个小时享受生活。舍弃物质而重精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似乎很难让人做出选择,神仙逍遥的道教思想,可以让我们从中寻找解开困惑的钥匙。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的贪心也在快速膨胀,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贪污腐败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私欲膨胀促使他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贪图荣华富贵,其下场必定是可悲的,就像《道德经》中所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些话语让人们体悟,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由此通过确立珍爱生命这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求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实现肉体健康和精神自由,如此,才能最好地享受生活,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三、从朴以真爱生活

  《道德经》第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的本质是质朴而无华,像生命之初的婴儿一样。道教讲“抱朴”,就是去除后天之伪,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素之道。也就是要求学道者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这样才能与道合一,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而走向这种复归之路的关键则是“少私寡欲”,元代道士李道纯阐释为“清心释累,绝虑忘情”,是修道的必经之路。卸下心灵沉重的包袱,才可以“穷理”;抛开俗事纷扰,才能“尽性”;摈弃了一己私欲,最终能“造道”。道教所倡导的“抱朴”,依托于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实现。真爱生活是一种智慧,而古老的道教,正是这种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使世人更为合理、合“道”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素朴纯一,足以知天”,知天者,即能与天同寿。保持恬淡无欲、清静素朴的思想,不过分地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不为个人的私欲而绞尽脑汁,不为个人的得失算计而心神不安,始终保持一种“安时而处顺”、“知足而常乐”的高尚情操,养成一种“与人无忤、与物无争”的旷达胸怀,才是“返朴归真”的真谛所在。《太平经》中有“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质朴,心意专一,各乐称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无文也”之句,意在批评世人品行邪恶,颂扬古人的质朴。在我们经常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尤其需要这种返朴归真的境界。梁启超先生曾说:“天下之大患,在有智慧之人耽溺于私欲,日出其智慧以扩张其溪壑无厌的物质生活,……道家欲救此病,故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为教”。

  治身返“朴”以归真,治世之道亦当归于“朴”。《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称“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五十七章中又说“我无欲,而民自朴”。执政者将“朴”作为治政原则之一,则民众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朴实了。《南华真经》称“同乎无欲,是谓素朴”,认为执政者要“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就是自身要静,行为要随道的规律,动静都要无为,使天下和自身都达到朴素的天然本性,这样天下就无人能与之争夺。从道的人则应“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就是去除对本性的雕琢,恢复纯朴的本质,以自己本来的形象独立于世。《淮南子》也将“朴”视为“道”的重要特性,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眇者无度量”。在天地初辟,万物未生之时,世界就是“混沌为朴”的。万物生成以后,“朴散而为器”,因此,治政的人要“澹然无欲而民自朴”,从道的人应该“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

  庄子提出了返归淳朴的措施。从原则上讲,就是“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即不要用人为的东西去毁灭天然,不要用造作去毁灭性命,不要因贪求名声而成为名声的牺牲品。这样“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四、从和以快乐生活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理念。“和谐”这一概念的提出,诚如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说,“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全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因此,在今年的“国际道德经论坛”上,大会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和”的意义,一是要通,二是要顺,三是要悦,四是要包容。通则和谐,和则相生。

  所谓通就是通畅、通达,古人曾说:道之言通,通无所通,而无所不通。天地万物的自然运化生长,展现的是道通万物的自然和谐。道经中说,“道以通达为义”。所谓“道以通达为义”,就是既要自通还要通他。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知道,道路畅通则人行通达,水流畅通则润泽万物,货物畅通则人心稳定,人之血脉畅通则无病痛。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心通无碍,只有心通才减少烦恼与忧苦,也只有排除烦恼与忧苦才有顺心如意。在道教看来,通则无碍,通则和谐,通则安定,通则太平,通则繁荣。所谓顺就是顺应大势,也就是要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若水一样顺势而行。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乃天地自然之常势,人应当顺应其变化。白天应当劳作,晚间应当休息,也是自然之常理。所谓悦就是保持与营造和悦的心态和处境,人之心身和悦,才能神清气爽,健康常在。家庭有和悦才能和睦,小孩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才有快乐,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所谓包容就是要宽容地对待他人,以有容乃大的胸怀,容纳不同的东西,像大海一样能容纳万川河水,并赋予其生机。和所包含的以上四个方面,引导着世人快乐地生活。具体当从以下三方面来促进。

  第一当以人自身的和谐为基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要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和谐,我们首先要保持自己个人内心的和谐与安宁。道教认为,人心的烦恼和不安定主要来自外物的缠绕和贪求欲望之心过度,从而产生烦恼与焦虑,产生妒忌心甚至仇恨心,因此有人生苦短之感叹,而之所以“苦短”,是因为我们为“烦恼”所缠绕。而“烦恼”实际上起于“妄心”。《清静经》说:“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心身,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只有我们内心清静恬淡,少私寡欲,无为不争,去除贪求妄想,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自信而不自傲,自强而不自恃,保持个人内心的安宁与平静,才能使生活既充实又平和,像水一样,无我而又能坚持自我,在心灵的深处树立起和谐和平的信念,从而健全人的心身,维护和谐,促进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各种生命自得其乐。

  第二当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现实追求。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要求我们人人都心怀慈爱,对他人友善,要宽容他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而是要求我们要充分理解他人。《南华经》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是完全能够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首先是要促进家庭的和谐。道教《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强调要“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以做到“室家合和”,“天垂福庆”。其次,要以慈爱之心灵和诚信之行为对待他人。社会和谐的根本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建立在相互尊敬、相互帮助和诚信友爱的基础上。富有者应帮助贫穷者,而不是使贫穷者越来越贫穷;不同人群之间应增进交流,促进理解。通过交流,既能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之处,从而坚信人类文化有一些核心的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同时,我们又能深入地了解彼此之间的相异处,做到不失自我而又尊重、包容他人,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互利互惠,慈爱和同。

  第三当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追求。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只有确保天地自然的平安,人类才能获得长久的平安。因此,要追求社会的和谐,我们还必须树立起对自然的正确态度。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源自于“道”,“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有按照道所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不要随意作践自然、毁坏自然。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对万物利而不害,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和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道德经》中教导我们说,应“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要顺应世界万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本性,不以人为的强制方式去破坏这个过程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无为而无不为。

  五、从静以安宁生活

  “静”是道教教人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还是生发智慧的源泉。《清静经》中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道德经》也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一切生命,都是从“静”态中生长、从“静”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粒种子、一个胚芽,会静悄悄地开成花朵、长成树苗;人的生命,也需要休息、睡眠来维持往复不绝的生命功能,所以道教倡导以静为基。学道之人若了解这一自然规律,抛却世界的纷繁芜杂,努力达到虚无寂寥的极致,坚守那种清静无为的层次,让心灵归于宁静,自然也就包容了人世间的一切,快乐而安宁地生活。

  《阴符经》里说:“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唐朝李筌解释为:“乐则奢余,静则贞廉。性余则神浊,性廉则神清。神者智之源,神清则智明”。在喧闹的人群中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在紧张繁忙中会不知所措,只有在静静思考的时候,才会倾听心灵。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才是众人所应遵循的目标,才是天下大道之圆满的体现,如此去立身处世,定会不偏不倚。

  黄帝曾经向广成子求教,如何修身才可以长久生存。广成子回答说:“不要求去看,不要求去听,专一精神归于清静,形体自然会走向正道,必定要静寂,必定要清心,不要劳动你的形体,不要动摇你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长生。眼睛不看,耳朵不听,心里就不会思虑,精神自会与形体冥合,形体也就长生了。不要动摇心志,不要因外物动心,多用心智,是产生祸害的根源。”一个人若能做到恬淡、虚静,在道德水准上就达到了一种高度,生活得自然平和,不会被外因所扰,不论生活环境如何,都不会忧思困苦。要想生活自由自在,首先要有一颗自在的心,要想心灵从容淡定,首先要有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即使处于一个功利的环境,不得不为生存逐利,也不能为了名利抛弃自身品德。要加深修为,让内在的宁静抵御外在的诱惑,一个内心淡定的人,往往可以看穿表面的浮华,直接看到本质,因而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庄子也曾说过,恬淡,寂静,无为,虚静,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圣人安静无为则平易,平易而后能恬静淡泊,忧患邪气便不会入侵,也因此才能道德完备而不会神亏气损。惟其如此,他才没有灾害,没有物累。生时无心,浮游于世,死时像休息般静寂,没有思虑,没有预谋,光亮而不显耀,诚信而不必事先约定,睡时不会做梦,醒时没有忧愁,终日神清气爽,灵魂从不疲惫,纯净而不混杂,专一而不变动,淡泊无为以顺应自然,才是养神护气的至道。

  在老子的宇宙观中,“清静”不仅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态,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故而《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里所说的“无形”、“无情”、“无名”都是说明“道”的“清静”,不但要“清静”,而且要“常清静”,要“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应常静”就是“清静”。在经中又叫“真静”,就是要“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能够“唯见于空”,并且“观空亦空”,最后达到“湛然常寂”。

  静与清相连,清与浊对应,彼此有着相生相化的关系。老子曾说过:有道之士,性体圆明,湛然清澈,处于万物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民之所乐则乐,民之所忧则忧,和光同尘,没有什么区别。那么,谁能除尽后天的七情六欲,荡尽尘俗一切污浊,使其心宁静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虚明体性,就如浊水慢慢而静,才能澄清而重现。所以有道之士,身虽处尘俗之中,其性顺物而自然,不染不着,不滞不留,相似浑浊一样,其性体常住。《清静经》中进一步阐释为:“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指出“清”和“浊”是“道”表现出来的两个不同侧面。所以,在人生观中,就清与浊这两个方面而言,后者必须服从于前者,因为老子是本着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来阐述大道的,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须与自然相协调,这样才能以万物养育群生。

  宁静才能致远,《清静经》中说:“夫人神好清,而心忧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要想达到“返朴归真”,必须有一颗清静之心,也就是我们常引以为鉴的一句话:“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守住心灵的宁静,等于守住内心的真善美、积极乐观的阵地。《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在烦乱的时代我们不妨多倡导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

  《坐忘论》中说:“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智慧”,是从静中的灵光一现而得。所以道教教义中有“明心见性”的实践原则,以清静心地为初地法门,主张十二时中,念念清静,不被各种虚幻世情蒙昧真源,常处如虚空,逍遥自在。《晋真人语录》说:“只要无心,无念,不着一切物,澄澄湛湛,内外无事,乃是见性。”所谓无心、无念、不着,乃心不染着外境之义,清静还仅是修性的第一步,尚须进一步将清静心地的念头也加以泯灭,达到《清静经》所说的“寂无所寂”,才算功夫精进。元尹志平说:“物欲净尽,一性空虚,此禅家谓之空寂,吾教谓之清静,此犹未也。至寂无所寂之地,则近矣”。善于养心的人,悲哀或快乐都不能改换他心灵的平静,面对繁杂难解之事,处之泰然,是道德完美的表现。是以《道德经》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能制约轻,静能主宰躁,为人轻浮,就失去根本,被人鄙视,难以为尊;做事急躁,就丧失了主动,难以成事。

  现代社会中,痛苦的主要来源是心理的失衡,浮躁的心境使人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云淡风清后才能显露风景之秀美,平心静气时才会与灵魂对话。有人曾说“越是宁静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的繁星”。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唯有拥有一颗没有动乱、无有争执、宁静安详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我们都在追求人生的幸福快乐,而快乐就来自于一种空明的心境、一种内心的自由与安宁。

  六、从虚以高尚生活

  《南华经》里讲“唯道集虚”,也就是说“道”以“虚”为体,“虚怀若谷”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品质。虚则能容,虚则逍遥,虚则遨翔,虚则合道。《道德经》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有道之人应该像大海一样广纳百川,不拒细流,处下而不争。“道”以虚为体,使万物自然生化,各适其性,因此,我们看到,自然界尽管是由千差万别的物种构成的,但其运行却和谐而有序。同样,在道教看来,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只要我们能够“虚怀若谷”,不自以为是,不存主观的成见,相互帮助,相互宽容,相互尊重,我们就能够和睦相处。道教讲“慈爱和同”,就是要人们去用心认识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性,维护它的和谐之美。在“同”这个方面,道教强调的是矛盾的辩证统一,如《道德经》中所说的“音声相和”。而这样一个和谐的最高体现就是以虚为体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道”。“虚怀若谷”、“齐同慈爱”的教义思想,反映和突出道教以道的“虚无”、“慈爱”为根基的开放、包容、同情、和谐的精神,引导修道之人循天地之大道自觉修养身心。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之极,乃是万物之极,是体悟大道的最高点。要达于此,必须抱一笃守而达“虚无之境”,在这最高境界,获取最大智慧,可以体察万物生长、宇宙生息的奥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当我们把自我融入到宇宙的永恒法则当中去的时候,就能以高屋建瓴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就不会戚戚于“小我”,而会自然显露“真我”,像天地一样涵容一切、无所不包。从空间来说,有虚才有空间,有空间才能有自由和发展。《道德经》中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河上公解释为:天地之间空虚,和气流行,故万物自生。人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脏,则神明居之也。虚的目的,就是要留出一定空间,生其“无”,而用其“有”,就如经中所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亦若我们所居住的的房屋,因为其空阔洁净,才可以迎待佳宾并快意地生活。

  虚要高远而明达,要以道观物,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以宽阔之胸怀包容他人,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以达到无私无欲无我的境界。《道德经》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心胸宽大如山谷一般,才是君子之德,以虚怀若谷的境界面对一切,以高远而明达的目光观察一切。《道德经》告诉我们:“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一个人的气度、胸怀的大小往往决定了他所能成事的大小。大容纳小,小归于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古往今来众多英雄豪杰之所以能成就伟业,皆因为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包容逆耳之忠言。唐朝皇帝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故事足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当时的魏征就是最敢干谏言的忠臣。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提出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原则在贞观前期的决策中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太宗遇事经常会与朝臣们广泛地讨论。而这也是贞观政治风气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大唐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李世民曾感慨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有德之人总能以此警醒自己,其结果必定是满目俊才,功成身就。

  虚在道教思想中还体现着兼容并蓄,正如司马谈所说:“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故能“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道教的这种善于融摄百家之长与中华民族兼收并蓄、宽广能容的特点是一致的。如今,这种文化包容的思想更完美地体现在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制上。香港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外人口共居、东西文化交融,经济体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市民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利益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香港政府禀持“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原则,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成为促进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实践中不断地吸纳先进文化的历史。道教兼容并畜的包容精神,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将其概括为道教之真精神,既一方面尽量吸收外来之文化、外来之思想学说,另一方面又坚持本来民族之地位。这样一种既开放吸收又不失去本来自我的精神,正是虚无之道赋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

  道教是一个以“道”为宗,以神仙为信仰的宗教,因此从观念到行为既有理想也有自觉,并得到很好的落实。道教中热爱生活,圆融社会,利益人群,健康生命,升华生活的丰赡内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挖掘整理和阐扬。让我们更好地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和优良教义,促进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和悦,更加高尚。

  (作者: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何足道哉)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老子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