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队员们艰苦的高原训练。 国家游泳队供图 |
2008年6月初,国家游泳队、中国田径队步入了奥运的冲刺阶段——高原训练,为什么要上高原?昨日,记者联系到随队赴云南海埂训练基地的队医杨晓迪,了解到高原训练的相关情况,并专访了训练队医疗相关工作人员,从而解开高原训练的秘密。
低氧环境提升运动能力
究竟什么是高原训练,杨晓迪表示,所谓的高原训练,顾名思义,就是让队员在高原低氧的状况下进行训练。
高原训练是有氧训练的有效手段,海拔高度越高,空气中的氧含量越低,它能在训练中直接刺激运动员心肺功能,达到提高运动员的耐受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功能。
一般赛前俩月上高原
相比国家游泳队6月初期出发,田径队的高原训练则是迟来了一个月,为何不同的训练队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高原训练呢?这对于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发挥会有着怎样的关系?“事实上,高原训练的时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通常是在赛前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进行,因为参与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身体素质也将会有差别,习惯于不同的训练方式,因此教练会选择高原训练的最佳时机。”
杨晓迪表示,包括海拔高度、温湿度、训练强度、训练量等一系列的因素都会给人的肌体带来许多物理化学变化以及心理变化。
通常,在准备国外重大赛事时,下高原后10-18天出现运动机能的高峰;29-34天出现竞技机能的高峰。
前两三周运动员最辛苦
杨晓迪说,目前的高原训练大多持续1个月左右,因为运动场地变为高原,运动环境发生了变化,所以刚抵达高原时,运动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训练大致分四个周期,第一周期就是刚才所说的适应,主要以量为主,比如说,运动员在非高原的状况下的运动量是多少,这一阶段的目的就是让运动员在高原的状况下达到这个标准。第二周期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训练强度,比如说此前的强度是游800米,在这一阶段可能就要增加到1000米,时间方面可能并不做过高的要求,但进入第三阶段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不但要求运动员游1000米,而且还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是高原训练中的高潮部分,接下来第四阶段,训练强度就会逐渐下降,叫做调整阶段,准备收兵。”
杨晓迪表示,高原训练中,最艰苦的部分应该是前两三周,这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冲破极限的挑战。
专家:高原训练存在争议
国家训练局相关医疗工作人员表示,高原训练已经成为目前田径、游泳队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但对于这样的训练方式是否真正对运动员的成绩会有所提高国际上一直存在着争议。“一方面认为,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确实能刺激肌体产生抗缺氧生理反应,如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和心血管系统功能,能提高人体运动时氧气的利用率和肌肉的耐酸能力等,对提高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成绩极为有利。”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高原训练后,红细胞增多固然提高了携氧能力,但这一效果保持短暂,当运动员下到平原很快红细胞生成减少而破坏增多。另外,在高原上训练强度降低也会导致运动员体能下降,肺功能在高原数周的变化甚微,而且不利于提高运动员到平原的运动成绩。记者 顾珍妮电自北京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