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下课了,离奥运开幕还有20天。最后一课,杜伊上演了最后的疯狂,一切显得残忍而又仁慈。
作为决策者,谢亚龙为这个情感上备感痛苦、执行起来却大有快感的决定,出据了一条邀人同情的理由:他触及了底线。勾勒出这条底线的,是称病、迟到和大名单,似曾相识的“三重门”。
然而,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得换一个设问的方式和坐标——
不问20天后,但问20天前,国足结束20强赛时,假设不是出局而是出线,即便杜伊血压超值、训练迟到、国奥大名单匪夷所思,请问,谢亚龙是否有将他扫地出门的勇气?
熟知谢亚龙行事作风的人,定会替他做出否定的回答。尽管谢亚龙接受专访时含糊其词,却不难看出端倪:世界杯外围赛失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难解的结。
诚哉斯言。对于近两年来的中国足球而言,世界杯是一个结,一个与奥运会纠缠的结。谢亚龙和杜伊最初试图携手解开,最终却导致两人一拍两散。
这个死结的症结在于,在观念上历来将奥运会足球赛置于世界杯预选赛之上的足协,以及足协决议的忠实执行者杜伊,直到20强赛兵败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了此事后果之严重、对彼此的伤害之深重。为了这个痛楚的领悟,谢亚龙和杜伊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国足出局,执行主教练福拉多的解聘,并不足以平民愤。于是,20强赛的实际指挥者杜伊被推出示众,官方身份为国奥主帅的他,不得不为国足的失败埋单。之于足协,原本的如意算盘是,哪怕世界杯再惨不忍睹,只要奥运会打出了成绩,那便可以改变所有的错。不过这套在足协看来顺理成章的思路,在现实的坚冰面前,不攻自破。
杜伊,一个已被20强赛证明了的失败者,凭什么说可以带领国奥队走向胜利?谢亚龙,一个已被20强赛否定了的决策者,凭什么说可以在奥运会上作一次成功的运筹?显而易见,杜伊的下课,在20天前国足世界杯出局时就已注定。这是民意的选择和裁决,在对杜伊的处理中,足协太后知后觉了。
足协始终滞后于民意,因为在一个常识问题上,身为足协掌门的谢亚龙远远落伍于任何一位普通的球迷——世界杯预选赛与奥运会足球赛,孰重孰轻?
实事求是,谢亚龙并不是一个天生驽钝之徒。只是中国足球根深蒂固的行政化思维,遮蔽了、扰乱了他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具有的心智。查寻资料,总局并没有对中国足球在奥运会上的战绩有什么硬性的规定,相反,却屡有为国奥“松绑”的意思。非常遗憾,习惯于伸长了鼻子嗅总局味道的谢亚龙,却拿了鸡毛当令箭,为确保所谓“08攻略”,祭出了一系列违背足球规律的举措,譬如联赛南北分区的动议、譬如世界杯为奥运会热身的决策。
世界杯预选赛,正是在谢亚龙为首一班人的倒行逆施中陷入僵局。出局的悲剧如期上演,导演谢亚龙终于发现,自己竟也是悲剧的主角——既得罪了球迷,又背信于总局。
谢亚龙以杀无赦、斩立决的姿态拿下杜伊,也无改人们的一个基本判断:这无非是在找替罪羊,保住自己的乌纱。但殷铁生在20天后,真能为谢亚龙完成一次终极救赎吗?杜伊的前鉴不远,待到铁蛋也无可奈何时,谢亚龙又用什么来为己开脱?
(责任编辑:曹立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