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过度诠释的氛围中,中国足球逐渐丧失了作为足球游戏和竞赛的本性,被异化成可以佩戴种种头衔的“XX足球”,比如“出线足球”。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中国足球无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训练,都很难真正遵循规律前进。
管理更人性化
中国最具身价的职业经理人唐骏说,每转会到一个新的公司,要想搞好管理的基础就是“不把自己的人安插进来”。这是一条非常细节的准则,仅仅以此对比近年来谢亚龙在足协的管理,就可分出高下。所谓不安插自己人,就是一视同仁、唯才是举,甚至是举贤避亲。反观足协在谢亚龙的治下,在国足、国奥、女足的球队管理上,安插自己人的风气愈演愈烈,恐怕这也是影响到球队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足协的管理者可以不是专业球员出身,连裁缝萨基、翻译穆里尼奥、记者金炎都能担任教练,同样没有人苛求足协主席必须踢得和马拉多纳一样。但至少,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要真正懂得管理,是真心无私的。我们找不到类似大卫·斯特恩的高材,至少也要再造一个李元伟吧。白岩松的观点我很同意,再找两个李元伟,一个安放在足协,一个准备随时救火。
作为职业化和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项目之一,足协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值得足球管理者们研究。特别是处在市场和计划的夹缝中,中国足协的管理者们更应该探讨如何遵循市场规律,管理职业联赛。毕竟职业联赛的真正主体是每一家俱乐部。比如在职业联赛的市场开发方面,比如在国字号球队和俱乐部之间用人的协调方面,我们都应该找到一条更符合规律的道路,而不是仅仅依靠指令和文件。
从更长远的发展而言,中国足球应该顺应发展国际趋势,将职业联赛的管理职能真正让权于职业联盟,而国家足协专注于国字号球队和青少年培养的职能。如此,才能真正理清发展道路,让足协成为一个服务部门。
训练更科学化
李元伟和谢亚龙之间的差别,不仅体现在行政管理上,同样也体现在作为领队的管理艺术上。媒体上流传的连篇累牍都是谢亚龙如何指导球员和教练,应该如何训练、保持多大的训练量,而几乎没有听说过李元伟在这方面的所做所为。我想,这也便是为什么马赫在领了工钱之后仍然对李主任赞不绝口,而杜伊还没领工资就和谢主任拜拜的关键。作为一个行政管理者,偏偏要插手具体的业务管理,还要拿出专业证书来树立自己的权威,这就是最愚蠢的越位。
谢亚龙的某些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中国足球界特别是那些足协执事者的管理倾向,喜欢以专业人士自居,插手专业管理。这样的故事在欧美专业球队很难发生,因为主教练才是所有球队事务上的最后决断者,即便是足协和俱乐部董事会主席也不能过问。头头脑脑们选择谁担任主教练,主教练决定如何训练和用人,这才是足球界的纲常伦理。
除了训练管理权上的混乱以外,国字号球队的长期集训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球队成绩的上升。足球项目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足球发达国家的经验和过去一百年来发展已经证明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决不是长期集训就能够改变的。
传说中的谢亚龙指责女足姑娘们不练“XX肌”,还说巴西姑娘天天练肌肉,就没看见女足姑娘练。此言属于典型的教条主义。由此引发的思考是,中国足球应该尽量还原到足球本身,按照足球规律办事。反之,只能是江河日下。(本报驻京记者 顾晨)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