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英雄系列访谈之三
李宁:在无限宽广世界自在奔跑
核心价值
他开创过一个体操的神话时代,20年前他在汉城黯然告别了奥运,跨入商海后,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体育品牌。他的身份一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大的机密,最终,在8月8日晚上,他亲手点燃了北京奥运会的圣火。
核心人物
李宁,1963年9月8日生,壮族,广西柳州人,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20世纪杰出的体操运动员。1980年进入国家体操集训队,在19年的运动生涯中共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金牌106枚,成为世界体操运动中的一座里程碑,被誉为“体操王子”,是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选出的25位“二十世纪最佳运动员”中唯一的中国人。
对话
我会坚定地向着目标走
三分零八秒的挑战
我们目睹了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场辉煌,时过一月,当时的场面仍让我们记忆犹新,这是个永载奥运史册的镜头。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节目主持人杨澜采访):李宁,那晚我也在鸟巢开幕式现场,你接过最后一棒火炬凌空飞跃时,我既震撼又感动,三分八秒的时间,你心情有什么变化?
李宁(以下简称李):很冷静,很多技术上的东西,更多地想看那火焰怎么样,因为风很大,回旋的风。
记:中间有没有让你比较担心的事情发生?
李:倒没有,很顺利的。中途有两个地方风非常大,火炬口入风很容易造成火焰被压下去,所以要调整。应当说挺顺利。
记:通常是在什么样的时间练习呢?因为开幕式前一个月,鸟巢经常被用来彩排。
李:这一块是保密的,所以在半夜,等到其他演员排练完了离开鸟巢以后,差不多我们才开始排练。
记:对身体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李:主要是失控感很强,因为在将近50米的高空,腰部受力比较大。腰部有一些老伤。
记:把老伤都带出来了。
李:比运动员参加奥运还紧张。
记:最后火炬点燃了,过去练习的时候,没有真正一次点燃过火炬吧?
李:练过两次。
记:比较过去两次练习来说,那天是最顺利的呢,还是多些困难?
李:那天该是最顺利的一次吧。
记:火焰升腾上去的时候,你离火焰非常近。
李:对,不可能太远,太远够不着,吊在空中,但绝对安全。作为一件有意义,又安全又精彩的事情,导演、技术人员做得非常好。
记:这次点火跟以往的点火相比特别具有浪漫的气质。
李:一看到导演这个创意,我就觉得太富有想象力了。第二就是对于无论是我还是哪一位运动员上去,都是相当的挑战。
记:一开始会不会对自己的身体做些调试,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李:练了一个多月瘦了十来斤。
记:重回训练场感受怎么样?
李:还挺有意思,像回到当年训练,要准备参赛一样。
记:你有没有想到三分零八秒中,你代表所有中国的运动员和国人,完成了一次大的跨越?
李:我觉得这次奥运会对于中国体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所以我说,当时我内心感到的就是中国的力量。
李宁的英雄神话时代
在世界体操运动中,李宁是座里程碑,他的运动生涯让人们记住的是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纪录,但他进入国家体操队的时候,还只是个调皮孩子。
记:听说那时候张健教练到广西把你招到国家队的时候,你跟他说,我是很调皮的。
李:是。
记:为什么那么说?怕很多规矩把你束缚住?
李:本身就很调皮,担心教练受不了。
记:真的知道要去国家队,还是很兴奋吧?
李:一般,不是很向往,因为国家队在我印象中太牛气,他们水平也一般。
记:你觉得自己那时候状态已经很好了?你那时候目标是什么?
李:那时我觉得自己应该是很好的,虽然年轻,但进队我应该能赢他们。
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那时对所有要去参赛的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什么?当时大家是兴奋?紧张?还是怎样?
李:很紧张,之前已经是世界冠军,但因为这奥运会对我们来讲还是生命中的第一次,而且我国历史上对奥运的记载不多,那次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参加,肩负我们自己和民族的重任,都弄得比较紧张。
记:但团体赛以0.6分之差输给了美国队,这在你们意料中吗?
李: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上一年的锦标赛美国队好像是第五还是第六,第二年他居然赢我们。
记:这事对你和队友们情绪影响大吗?
李:太大了,巨大的压抑,当时觉得苏联不在,我们是绝对得冠军,结果没拿到冠军。大家全被打晕了。
记:你在随后的比赛中一鼓作气拿下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三枚金牌,振奋了中国队的士气,三金二银一铜的成绩成为这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回来后举国上下对你们进行了一次英雄凯旋式的欢迎,当时给你印象很深的是什么?
李:那个年代跟今天不一样,今天中国人有很多可以骄傲的东西、跟世界交流的东西多,个人发展、选择也很多。那个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我们跟世界先进的那部分相差比较远,中国人可能需要有一些东西。
记:来振奋民族情绪?
李:民族情绪也好,还是说满足当时民众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所以我们的金牌价值远远超出本身,所以国人把我们当英雄,把我们的成就当国人的成就,我们确实受到很高的待遇。我们广西拿了四个金牌。
记:你一个人得仨。
李:还有举重的。我们回到家乡,差不多是小说里讲的,倾城出动,专门给我们派了辆敞篷车,在南宁兜了一圈,接受市民欢呼,每个地方都站满了人,放鞭炮,拥挤着。
记:很享受?
李:对,很享受,而且觉得人生没有第二次。
最后一次苦涩的微笑
1988年,由于体操队存在新老队员青黄不接问题,本想退役的李宁在体操队安排下继续带队赴汉城参加第24届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李宁吊环和跳马项目连续重大失误,为他的运动生涯画上了不完美的句号。失利后的李宁依然面带微笑,但这微笑引来了诸多不和谐的声音。
记:那时候为什么要笑呢?你觉得这是对观众和裁判的态度吗?
李:我从一开始比赛就笑,我没在比赛中哭过,无论成功失败,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的性格和他对所做事情的一种态度。
记:但这笑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出乎你的意料吗?
李:有点儿,反正那时候我觉得失意大于挫折,回到休息室,大家都哭了。另外一个挫折就是回来以后,国人的反应。
记:如此之强烈。
李:由一个英雄变成一个罪人,这对我来讲有点儿受不了。怎么讲?人获得荣誉的时候,就是我刚才讲的倾城出动欢迎你,祝贺你的时候,你会很骄傲,很得意,非常享受。当人们突然把你变成罪人,对你进行谴责、责骂,无情对待的时候,人就缓不过气儿来。
记:那年获得金牌最多的是高敏,我采访她的时候,她走在队伍最前面,但你遇到的那些事情,也让她感到强烈的畏惧。
李:是啊,所以你对一个老人的好与坏,会影响到后面年轻人对社会的看法。我觉得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更多的是需要金牌,不需要体育。作为体委来讲,他需要冠军,不需要运动员,因为运动员可以随便换,只要拿冠军。体育对当时的国人,过程对他们来讲是无所谓的,只要中国队赢就行。
我不是一个标准的商人
1989年退役后,李宁离开了体育界,加盟健力宝集团,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李宁公司2004年在香港成功上市,2008年一月,以近40亿美元的市值在世界综合性体育用品商中排名第4,仅次于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
记:最初成立李宁公司的时候,给你带来最大的激励是哪方面的?
李:如果不是1988年那样的环境,也许我现在就在……
记:在体委做一个局长什么的。
李:也许是做官,做主教练,基本上是这样的命运,但因为我一生气就拍屁股走了,想找个自己愿意做的事,恰恰李经纬邀我去。我那时候特别崇拜李经纬,中国那么多产品都叫人瞧不起,而他做了这个产品。
记:健力宝。
李:确实让人觉得很骄傲,中国队比赛我就没穿过国产品牌,基本上没机会,外国品牌把我们给包了。特想做一个中国的品牌,就这样做了李宁牌。想法也很简单,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记:毕竟之前并没有经商的任何经验,而且那时候整个中国的商业环境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市场也乱。
李:我们的运动队比较特殊,国家建立机构培养你,任何东西国家都想好了,你该吃饭,几点钟睡觉,几点钟比赛,坐飞机、坐船谁帮你买票,病谁帮你治,什么都安排好了。我一向专心自己的训练,反过来做企业,一切都要自己想,都不知道怎么去办证,消防证、税务证,还写什么项目书。在健力宝集团,还有很多资源可用,有很多人帮手,我不行会有团队。
记:有没有觉得自己特别没能力?特别笨的时候?
李:基本上就没有表现自己有能力的机会。不像体育比赛,在一个公开的规则下,提前告诉你时间、地点、组织、裁判,一刹那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完了。做生意没这些,都是你自己去做,去争取,要人家最后花钱买了你的东西才完成交易。那交易还不能说我已经赚了这笔钱。
记:第二天可能又被骗走了。
李:对,做生意不是那么简单,我刚开始做的时候,第一个订货会基本没人订我的。那时通过关系,主要是体委的圈子,他们给了面子都来,吃完饭,开完会,听完介绍,也就拍屁股走了。所以我觉得要推广,要区别于传统的销售模式,要做专卖店。另外一点也是没人买你的东西。
记:没有经销商。
李:就这样,我开始做自己的销售体系,专卖系统,做到今天的网络。
记:你觉得当年运动员生涯,给你人生留下最重要的印记是什么?
李:体操没有直接的对抗性,没必要去猜别人的动作,每个运动员都努力让自己更完美,只要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最美的,最难的,他就去追求。这有意无意中给我一些素质培训,包括怎么样面对困难,怎样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怎样树立目标,怎样坚定自己的意志去实现目标。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逐步地培养自己。我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商人,对交易,利润,成本,我并不是那么敏感。唯一一点,我有自己要寻找的目标,确立之后我会比较坚定地往那里走。据《杨澜访谈录》供稿
旁白
两个李宁
李翌文
我常常无法将两个李宁联系在一起——一个是洛杉矶英姿勃发的李宁,一个是现在中年老成事业辉煌的李宁。他和他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青春闪亮,一个老成持重。好多时间,我都无法将他们合成一个人。说实话,两个他都很成功,但是我更喜欢洛杉矶的他,因为那个时候的李宁在明处,少年得意,笑容灿烂,开朗外向。
后来,他就退到了幕后,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一心做着他的生意,我知道,他的事业非常成功,甚至,我也买过他的品牌衣服,但是,我们没有机会感受洛杉矶时候熠熠生辉的他了。早期,还常常看到他的广告,后来,他的生意上路,似乎就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和样子了。
直到今年8月8日的晚上,曾经是体操王子的他以夸父逐日的身影再次引来世界的瞩目,那个在几十亿人目光的聚集下,在鸟巢高空奔跑的身影,尽管姿态没有当年矫健,但是其执著和坚毅因为岁月的历练,有了更为动人的力量。那个瞬间,我突然又看到了那个充满梦想的李宁。当他接受记者采访,娓娓道来的他依然笑容亲切,后来,他向那个为了白血病儿子依旧在体操场上坚持的德国妈妈捐钱的时候,我忽然之间,又找到了洛杉矶体操王子李宁的影子。
虽然面容由少年变成了中年,皱纹上了脸颊,白发上了鬓角,虽然他的身价财富影响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依旧的笑容,一样的梦想,仍然将一种经久不衰的精神传承下来,就在这一刻,我心目中的两个李宁忽然之间合在了一起。
也就在那一刻,鸟巢上空的巨大火炬熊熊燃烧起来。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