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之前,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宣传片让大家记住了一个名字——李端。他伸平双臂,仔细分辨教练掌声的方向,然后随着掌声的节奏奔跑、跳跃。“看不见国旗升起,但是我一定要听见国歌在赛场上响起。”昨天的鸟巢,李端无疑是最受人瞩目的明星。
[12年一个轮回]
李端是中国残奥代表团里唯一一名现役军人,他说,他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所有人那么多年来对他的支持。“残奥会之前,胡锦涛主席特意来看望了我们,他还与我握了手。我看不见他,但我能感觉到他的手非常有力。”李端说,“军人虽然可以倒下,但军人的意志不能打垮。军人只能向前、向前、再向前!不断打破纪录。”对于李端来说,昨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12年前的9月11日,刚满18岁的李端在打扫卫生时移动了一个灭火器,一声巨响,夺走了他的一双明眸和他用来观察这个世界的能力。“从12年前的9月11日起,我的世界开始一片漆黑。但在中国,数字12代表一个轮回,从今天开始,所有的厄运都将离我而去,只有好运会伴我左右。”李端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种坚毅。
[篮球是永远的梦]
曾经,他是一名极有天赋的篮球运动员,曾经,他和王治郅同场竞技,曾经,他有着前程似锦的篮球生涯。李端说,到现在为止,篮球依旧还是他的梦想,只是这个梦想,美丽而又难以企及。
李端出生在长春的一个体育之家,他的母亲曾是吉林女篮的主力球员,他的父亲是一名田径运动员。个子高高的他很小就表现出了在篮球上过人的天资,并在13 岁成为了沈阳军区体工队青年男篮中的一员。之后,李端又入选了由宫鲁鸣执教的“国少队”,和王治郅、李可他们成为了队友,并在17岁那年,代表沈部男篮打了一年CBA。“以前打篮球时,我和大郅很要好,大家都说我们俩很像。今天比赛前,我CBA曾经的队友还打电话鼓励我。”即便是到了今天,李端还是穿着一条绣有CBA字样的长裤,他对于篮球的挚爱,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破世界纪录的那一刻,感觉就像迈克尔·乔丹在最后的三秒钟投进了一个制胜的三分球一样。我觉得这辈子篮球还没有打够,我只能期望我儿子能够长个大高个儿,继续我未完成的梦想。”
[最想看妻子的模样]
每当李端的身影在电视宣传片中出现的时候,3岁的李晰然就会把小脸蛋贴在电视屏幕上喊爸爸。这个喜欢在家里学着爸爸把金牌挂在脖子上“升国旗”的小机灵鬼,就是李端和爱人戚彦英的爱情结晶。
1999年,李端被辽宁省残疾人运动队的教练挑中,专攻跳远。刚受伤那会儿,李端哪都不敢去,队友们吃完饭先走了,他常常一个人留在那里。那时候,宾馆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悄悄地走近了他,照顾他的生活,带着他到处走,还帮着他关心妈妈。就这样,两位年轻人越走越近,并在2003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如今,儿子端端已经3岁了,李端因为备战残奥会,依旧和爱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但无论身在哪里,李端每天都会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听听妻子和儿子的声音。虽然相识9年了,李端从来没看到过妻子的模样,但他说:“我想她一定很漂亮,特别是眼睛。”
内容介绍: 2008年北京残奥会,在残奥会赛场,李端是绝对的明星.他是中国残奥代表团中惟一一名现役军人,也是在雅典残奥会上的两金得主...
08-09-13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