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联赛 > 2008中超联赛第25轮 > 陕西VS上海 > 最新动态

忆上海德比:创200万元票房纪录 王国林骂"内鬼"

  人生中,注定有一些记忆,是无法抹去的。如果说,做足球记者这些年来,有什么难以忘怀的话,我会脱口而出:上海德比。我亲历了自2002年以来的每一次德比现场。如果你是一个年轻球迷,你可以耐心聆听前辈们战斗的往事;如果你是一个老球迷,那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一起追忆曾经的悠悠岁月吧!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徐宏斌

  “对付杜威他们几个,小菜一碟。”

  那时申思祁宏不屑申花小孩

  第一次德比的记忆,很清晰。那一天是2002年3月9日。那一天,楼世芳戴了红色的围巾,徐泽宪穿了红色的棉袄。

  那时候,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德比,德比的阵营分化和对立还不够明显和强烈。不管是采访申花的还是中远的记者,以前都是采访申花的,都是曾经的战友;那时候,中远的球迷群体还不够强大,球迷队伍的对峙还没有真正形成。所以,尽管进入德比时代,但那时的德比还谈不上惨烈。

  那时候,稚气未脱的杜威,毕恭毕敬地叫范志毅大哥。四个月前的九运会上,杜威、于涛、吉祥兄弟们正跟随在范志毅、祁宏身后一起拼杀。范志毅还私下给“孩子”们定了奖励:谁进一个球到他这里拿200美元奖金。那时,只要老范面前一站,几个有线02的小孩话都不敢多说几句。四个月后,来到联赛赛场。小杜们还没意识到,他们必须把大哥们当作敌人,像男人一样去浴血肉搏。所以,那时候赛场上的对决,脆弱的小杜们几乎是不战而降……根宝在休息室里那句经典的“空心萝卜”,在怯生生的小毛孩们面前,也起不到什么鼓励作用。

  就在几天之前,德比的主角之一王国林曾满怀失落之情地回忆起一段往事:“在我们冲A的同时,当时02俱乐部准备卖给我们,开价1000多万。因为价格太高,加上那时候我们投入已经不少了,所以老板(徐泽宪)最终放弃了。后来,有线02这批去了申花。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们真把02买了,申花就真的打不过中远了……”

  徐泽宪不买有线02,因为他足够自信——有了成耀东、申思、祁宏,以及后来强力助阵的范志毅,怎么可能搞不过几个小毛孩子?

  徐泽宪并没有想错。为甲A的中远分别踢了三个月、大半年的范志毅和成耀东,对小毛孩子们的战绩是全胜。上海德比更重要的球员代表申思和祁宏,他们也维护了身为前辈的尊严。在三连胜之后,申思们在2003年10月的第四次德比中输了1比4。但那场比赛,申思们输给的,是申花队的外地人和外国人。

  2004年,申思、祁宏因伤长期离开赛场。年底,他们被中远清洗。他们带走的,是对杜威们的“完胜”战绩,更是杜威们没有机会再一较高下的遗憾。“对付杜威他们几个,小菜一碟”——谈笑间,却已是灰飞烟灭。远离德比,挂起战靴,申思们却也只能喟叹于岁月匆匆,英雄不再。

  被怀疑放水的李明,连夜遭到俱乐部的“审问”

  德比夜 王国林怒骂小李明

  2003年,德比正式进入状态,而且瞬间演变成了“冠军德比”。必须感谢一个人:徐泽宪。他依然是我见过的所有足球老板中,最具感染力的一个。2002年底,不过瘾的徐泽宪大吼一声:“不仅要跟申花干,还要拿冠军!”徐泽宪的雄心壮志,促使德比以最惊人的爆发力,迅速迎来高潮。

  同样也是徐泽宪。正因为他个人的境遇,导致整个中远足球快速衰退。于是,2003年那场一战倾城的“1比4”,注定成为德比历史中最短暂却也最荡气回肠的篇章。

  有几个难忘的片段——那场德比战前,坊间突然传出徐泽宪不搞足球的传闻。我向徐泽宪求证,他连说“瞎说”;赛前,突然传出中远俱乐部第二年要高价引进阿尔贝茨的消息。德国人没有笑纳好意,却在比赛中威风八面,毫不留情;比赛后,连续出现低级失误、被怀疑放水的李明,连夜遭到了俱乐部的“审问”。深夜,很多人听见,王国林在办公室里怒声大骂李明……

  那一年的冠军争夺,从第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最后一轮。倒数第二轮,申花甚至在虹口闹出了个插曲——申花赢球后,一位记者笑着对吴金贵说,中远在云南被打平了。这时候,不少申花将士已经在提前庆祝夺冠。但事实是,几秒钟后,那个神奇的巴拉圭人奎瓦斯打进了一脚匪夷所思的远射——直到两年之后,王国林还念叨:“奎瓦斯有那一脚,我们在他身上花的钱值了。”

  冠军德比进行到最后一轮时,依旧是惊心动魄。当申花在深圳输球、中远在上海输给天津后,所有人关注起两个话题:楼世芳为什么拒穿冠军战袍;中远是不是放天津一马,确保天津保级?

  中远输给天津的比赛后,我一直在徐泽宪身边。球队在向球迷致谢时,徐泽宪特地穿过球场,参与到致谢的队伍里。在一起穿过球场的过程中,我问了徐泽宪一个问题:“你遗憾吗?”他的脸色很平静,声音很清晰:“我们尽力了,没什么遗憾。”但是,三年之后,一位中远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痛心疾首地说:“如果那个冠军拿了,徐泽宪就不会失势,中远足球就不会垮掉。”也有人说,中远是为了放天津队一马,故意让出了冠军。不过,一问到这个话题,王国林直到今天还是那句著名的回答:“哈刚!”

  至于楼世芳拒穿冠军袍遭受非议,事过境迁,现在想来,倒是媒体的渲染过了些。但不得不承认,2003年的“楼吴”组合,是成功的,他们合力创造了申花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赛季。正因为申花在那一年的德比较量中后来居上、顽强取胜,才真正保护了申花在上海足球的地位。

  八万人体育场,到处都是申花球迷的咆哮声

  徐泽宪 赢得了德比 赢不了球迷的心

  2003年在八万人体育场的那场德比,现场观众人数达到6万人,票房收入接近200万元。

  200万,这是一个基本上可以载入中国联赛票房史的数字。打个比方:现在的中超单场比赛平均有1万现场观众,平均票价是10元,那么,票房只有10万元。也难怪,当年每次德比战前,王国林和楼世芳的电话被打爆。德比球票,在那时候是“高档礼品”。连申思、祁宏这样的大牌,那时候也要花上万把块购买球票——没办法,索要球票的朋友实在太多。也只有在那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足球联赛“一票难球”的盛景。

  但是,就在那场票房创纪录德比战中,徐泽宪却遭遇了德比战历史上最失落的一个夜晚。尽管是在八万人的主场,尽管中远队第三次击败了申花,但在徐泽宪的身边,是无数申花球迷的咆哮与骂声。

  那天,我坐在离徐泽宪不远的位置。而申花球迷的看台,占据了紧邻主席台一旁的好几片看台。申花球迷的声音,清晰地、刺耳地冲击着徐泽宪的耳膜。赛后,不少媒体和圈内人士,都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徐泽宪赢得了胜利,却无法赢得更多上海球迷的心;徐泽宪战胜了申花,却无法摧毁申花在上海足球的统治地位。

  徐泽宪实在无法忍受在自己主场被申花球迷羞辱的现状。一年后,上海国际球迷会成立,球迷人数迅速壮大,可以和申花球迷分庭抗礼。到了2004年,尽管德比战的高潮已退,但上海球迷的德比战却进入高潮。每次德比战,申花和国际球迷间的较量,成了延续德比辉煌的另一个舞台。

  

  
(责任编辑:韩炯)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杜威 | 范志毅 | 祁宏 | 徐泽宪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