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11日,湖北省体育学校举行建校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曾斩获两枚奥运金牌的高崚和北京奥运会举重冠军廖辉等人纷纷回到母校,看望曾经培养过他们的基层教练。冠军的诞生就如盖房子,地基必须打牢、打稳,本期专题就让我们走进这些默默付出的“冠军奠基人”的生活。
即使曾培养出奥运冠军高崚和韩晶娜、魏轶力、姚洁、刘璐等世界冠军,年近五十的黄钢伟现在依然坚持早晨5点半起床,和学生们一起出早操,日复一日……
独具慧眼,坚持收下高崚
“速度要快,左边、右边……注意手上的动作……”在黄钢伟的“办公地”——省体校综合楼羽毛球馆,黄钢伟用手里一大把羽毛球,迅速调动着队员们脚下的步伐,短短几分钟后,他们的头发全被汗水浸湿了。这是黄钢伟的第几批队员?她想了想,笑着摇摇头,“呵呵,记不清楚了啊。”
1979年从湖北省羽毛球队退役后,按照队里的安排,黄钢伟去了铁道部勘测设计院当打字员。“大概在那里待了近两年的时间,由于省体校缺羽毛球教练,就把我调回这里。”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往往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其中。“上世纪80年代,我带的学生几乎每届全国少年羽毛球比赛都拿冠军,曾经连续三年包揽单打、双打和团体所有金牌。有一年就拿了8枚金牌。”黄钢伟得意地说。
高崚当然也是黄钢伟当年的“得意之作”,“高崚是1989年选到这儿的。那时打羽毛球的小孩也很多,因为入校后还包分配,名额特别紧张,高崚当时个子很小,不太符合招收的条件,但我发现这孩子的控球能力强,而且很灵活、聪明,就坚持收下了她。”
省体校是省级专业队的后备人才储备库,面对这些年龄仅在十岁左右的好苗子,黄钢伟的训练工作就是“打基础”,手把手地纠正他们所有不标准的动作。
环境艰苦,训练还得“蹭场子”
事实上,黄钢伟的工作范围远不止在训练场上。没分房时,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分了房子,她也只有周日才能回父母家看看儿子,当天还要匆匆赶回学校,因为这些孩子年龄还小,他们的衣食起居时刻需要她去照顾。
有时候,孩子们闹着想家、想妈妈,黄钢伟就把他们带到家里包饺子。有的孩子家境贫寒,大冬天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她又自掏腰包给他们买毛裤、毛衣。
然而,黄钢伟的家人却不这样认为。“1983年儿子出生后,我还没有休完产假就回学校了,后来就一直是我妈妈在帮忙带孩子,直到他大学毕业,我妈妈经常说我‘就是生了一场’。”“还记得儿子刚学说话时,我回去看他,我母亲教他喊妈,可他憋了半天,却叫了声‘阿姨’,过了蛮长一段时间才改过来。”想到这些,黄钢伟就觉得挺对不起儿子和家人。但即使这样,黄钢伟依然干得热火朝天,带着学生“称霸”全国赛场。
同时,那段时间也是省体校条件最艰苦的时候,“那时候学校的条件比现在差远了,而且偏僻得很。从学校到最近的公共汽车站要步行1个小时左右。”由于当时学校的羽毛球场还在建设中,黄钢伟只能到位于阅马场的湖北省羽毛球队训练馆“蹭场子”,“每天瞅着中午或下午他们不练时,我们赶紧上场挥两把。”
再接再厉,创造第二次辉煌
最终,黄钢伟还是留了下来。“孩子们都很懂事。前几天我没有穿袜子被他们看到,我开玩笑说‘没钱买袜子了’,他们就对我说以后拿了比赛奖金一定给我买。”
现任国家羽毛球队二队女单主教练的韩晶娜,每年春节都要抽出时间回学校给黄钢伟拜年,“虽然做了这么多年教练,没有名、没有利,他们想着我,就让我感觉特别满足。”
现在,黄钢伟更加认为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今年,湖北省体育局宣布将加大对体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用财政补贴学生运动员的吃、穿、器材费用等,几座崭新的训练馆拔地而起。
省体校建校三十周年庆祝大会那天,黄钢伟代表教职工上台发言,言语中充满骄傲和期待。“你看我们现在用的场地都是新修的,优秀的队员也有了补贴,我还第一次有了助理教练,这样就算我要去开会也不会耽误孩子们训练了。以前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都过去了,湖北不缺羽毛球好苗子,我们以后要更努力地去创造第二次辉煌。”本报记者 周玥廷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