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石家庄市民张森看到儿子的感冒已基本痊愈,一家三口便迫不及待地来到石家庄市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活动。北京奥运会后,张森一家就加入到健身者的行列,除孩子生病的一周外,每个周末都要到健身中心锻炼两个小时。
“后奥运”时期,许多人都选择以体育锻炼的方式度过休闲时光,省会健身市场热潮涌动。据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统计,像张森一家这样,北京奥运会后到俱乐部办卡健身的市民较以往激增近30%,来参观和咨询的人数更是增长近50%。
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徐建振说:“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在激发人们的体育热情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进步,也为体育人群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俱乐部纷纷推波助澜
针对“后奥运”时期涌现的健身潮,省会各大健身俱乐部纷纷推出了优惠活动,如超越健身、中体倍力、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办卡优惠、圣诞健身礼金赠送、延长会籍等,力图推波助澜。
加强对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也是俱乐部吸引健身者青睐的重要举措。“锻炼更加理性,更加讲求科学,是这股健身热潮的一大特点。”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教练王海涛说。
针对这一特点,各大俱乐部都加强了健身指导与宣传,给健身者讲清运动负荷“量”与“度”的关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制订不同的“运动处方”,如中老年人以慢节奏为主的健身套餐,年轻人强度适宜、项目多样的锻炼组合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期盼多一些锻炼场所
健身热潮中,许多人走进了健身俱乐部,但更多的人坚持在户外运动,再多一些健身场地成为他们的最大期盼。
“现在健身活动的最大瓶颈是场地太少。”从原河北商专退休的王老师很有感触地说,周边可以锻炼的场地太少了,小区空地大多被汽车占领,大中学校的体育场地也不向社会开放,大家都集中在便道上健身,既不安全也不方便,还影响他人。
北京奥运会后,一大批奥运场馆揭去神秘面纱,成为普通百姓参加健身活动的舞台,连国家体育总局所属的一些专业训练场馆也开始向社会开放,但在省会,这样的举措还不多见。“要解决群众锻炼场地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三年大变样"中拆除的街边许多违章建筑,不妨因地制宜建一些健身场地。此外,大中学校的体育场地在课余时间向社会开放,也应当下大力气落实。”王老师提出了建议。本报记者赵晓清
(责任编辑: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