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的轨迹,是历史的曲线。30年,从闭塞到包容;从贫乏到丰富,改革开放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美妙梨花。体育,是绚烂的一朵——
上海人见惯了国际明星,调高了国际眼光,我们成了最幸运的都市人。当过往的一切开始消退,于是开始致敬,向30年来的体坛风起云涌。
人物
姚明摸高劲扣,刘翔横空跨越,上海城市代言,体育人当仁不让。
整条弄堂人挤在一台电视机前,看的是中国女排的永不言败。30年后,大屏幕电视记录真实的较量。奥运会,来到了自家门口。而上海的世界冠军,也越来越多了。
三十年间,上海共有232人参加了七届奥运会,有12人在11个项目中获得10.5枚金牌。而在全国运动会中,上海代表团5次跻身全国前三。三破世界纪录的朱建华,世界足球小姐孙雯,新科泳后刘子歌,三代人将荣耀传承。上海人总能找到最佳的突破点,姚明、刘翔以及被拳击大亨唐金相中的世界冠军邹市明,被认为是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体坛三虎将。
他们,都是我们城市的代表,也影响着城里的老老少少。一个姚明,让全民NBA。而刘翔的伤筋动骨,更成了全体中国人的牵挂。
场馆
石板是球台,青砖头是球网,弄堂乒乓球早成了古老的记忆。如今,要运动,租个专业球场去。壁球你打过了吗?卡丁车,你开过了吗?
曾经,房门外,就是我们的运动场。窄窄的弄堂,别有洞天。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一声招唤,各家厢房里便探出小伙伴的身影,撒着欢闹开了。如今,全民健身对号入座。网球场、篮球馆,如果想亲近绿色,高尔夫和骑马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我们有了更丰富、更精致的选择。甚至,运动场馆和公众健身设施,已成为楼盘开发商争夺客户的一个指标。市民“体育大餐”空前丰富。截至2007年末,上海共有社区体育健身设施484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76个,每一百常住人口社区健身和运动场地面积由2000年的4平方米扩大至29平方米。
那些美轮美奂的运动场馆,已成为上海滩的标志。旗忠网球中心,玉兰花开的穹顶迎来送往世界顶尖的网球大师。上海赛车场,阵阵马达轰鸣,还有那些F1车手的恩恩怨怨。一座城市,几处地标,更多的是散落大街小巷的人气运动场。
观念
练得腰酸背痛,释放汗水能量,才是最新时尚。投资健康,运动场上见。
健身房,瑜珈馆,游泳中心,“批量”报名的越来越多。沈坚强游泳中心里,有不少是公司为员工们统一办卡,“花钱买健康,可以看作对员工的一种福利。而大家把身体锻炼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这对工作和健康都有好处。”
拒做“沙发土豆”,出汗才是释放。上海人不愁没地方一展身手。全民健身周、社区健身大会和全民健身节三大品牌活动引人关注,而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赛、“东丽”杯马拉松等活动也让赞助商们意识到,投资运动回报无限。赛事是积累,观念在养成。上海承办的国内外大型赛事数量居全国前列。从1993年的东亚运动会到1997年的全国八运会,从2005年的第48届世乒赛、2006年的世界游泳短池锦标赛,到2007年的特奥会、女足世界杯、NBA上海站比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赛上海赛区比赛,以及F1汽车大奖赛、网球大师杯赛、田径黄金大奖赛、斯诺克大师赛、国际马拉松赛和国际高尔夫公开赛六大品牌赛事,上海人生活在浓浓的运动氛围中。而每一次大赛,都能带来新一轮的运动热潮。根据上海台球协会的统计,每次斯诺克大师赛期间,沪上各大台球房的营业额都有至少30%的上扬。
熏陶中,我们被潜移默化地感染,运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30年来,我们的观念也与国际无缝对接,上海人自豪地喊出:“我运动,我快乐!”
本报记者 华心怡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