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北京奥运员工“二次就业” 自我发展寻找新出路

  北京奥运会已成历史,参赛运动员经历了酸甜苦辣后,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同时,在北京奥组委工作的“奥运员工”也开始了“二次就业”。因所处位置与进入关系的差异,“奥运员工”的再就业各有不同:有人华丽转身,有人更上一层楼,有人回到起点,有人则略带失落和茫然。

  重新回归 各得其所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新任命了一批同志,其中,张秋平、张吉龙、信兰成、刘文斌、李玲蔚、刘军、邓亚萍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原北京奥组委官员。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洗礼之后,他们的回归将是一股新生力量。

  据悉,原北京奥组委工作人员共4000余人,其中3000余人为奥组委从各党政机关、相关企事业单位选调人员,其余1000余人为奥组委聘用人员。按照当年北京奥组委选调人才的原则,选调人员奥运会结束后返回原单位工作,这其中就包括了奥组委向国家体育总局选调的在北京奥组委各个部门担任要职的一批官员。其余社会招聘人员将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和招聘会的方式实现分流。另外,选调人员在本人申请、原单位同意的情况下也可参加公务员考试和招聘会。

  自我发展 寻找新路

  显然,并不是所有选调人员都会选择回原单位工作。中央电视台原体育中心主任马国力就是其中一位。马国力就曾表示:“我如果回去,央视肯定会对我很好,但以我现在这个年龄来看,很难有机会参与到具体工作中了。江和平在这个位置干得非常好,所以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加盟盈方公司),这是以前没有做过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有一少部分奥组委工作人员仍留在奥组委继续进行收尾和总结工作。这其中就有一部分选调人员。之所以还没回到原单位,有一些人是在观望,寻找机会。道理很简单,进入奥组委之后,无论是借调还是其他方式脱离原单位,自己的工作岗位肯定会被他人取代。现在再回去做什么呢?还有一些人的职位在奥组委被提升了,回去之后如何找到更合适的位置呢?

  专场招聘 择优录取

  除了这批选调人员,为了让聘用人员安心服务“两个奥运”,北京奥组委很早就启动了赛后安置工作,提前与几十家央企和国企签署了赛后人员安置协议。

  2008年10月16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公务员选拔考试,专门面向奥组委的工作人员。这次选拔工作,北京市为奥组委工作人员提供100个主任科员以下职务的公务员职位,600人参加了这次考试。不过,这些岗位大多为基层职务,有的甚至是某街道的科室。据悉,此次招考条件按照《公务员法》及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没有北京户口的要有硕士以上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等条件都在其中。最终能有多少人录取,还不得而知。

  2008年10月17日,北京人才大厦举办了一场专门面向北京奥组委工作人员的专场招聘会。在这场招聘会上,中石油、中石化等64家企事业单位为1500名奥组委工作人员提供1753个职位。供需比达到了1:1.17,这在北京举办的招聘会中还是头一次出现。虽然招聘会上是“供大于求”,但招聘单位的门槛却并未降低。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学历在大学本科以上,对于年龄有40、38、35岁以下的限制。不过,这在当前金融危机、不少企业大量裁员、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实在难得。

  另外,记者了解到,此场招聘会的最大亮点是天津大运会、广州亚运会、山东亚洲沙滩运动会等组委会都前来招揽人才。他们均表示,奥运人才是他们最想要的,更欢迎奥运团队集体加盟。“上不封顶”是他们这次对招聘人才数量的要求。这种以“组委会”为职业,转战不同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在历届奥组委中都很普遍。

  机会很多 能否匹配

  尽管奥组委和北京市政府为奥组委的员工安置做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机会看似很多,但人岗匹配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有的岗位竞争白热化,有的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一些奥组委员工,当他们重回职场时,却因缺乏相关行业的直接从业经验,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特别是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尽管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求职时却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不过,无论如何,北京奥运会的确培养了一批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他们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和敬业精神,他们都将是可用之才。

  

(责任编辑:王燕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马国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