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国国足 > 中国男足国家队 > 关注国足 > 国足选帅 > 国足选帅

国足选帅被指“躲猫猫” 足协公开考试被疑作秀

  “沈祥福被内定为国足主帅”、“高洪波已经为上任做准备”、“吴金贵成国奥主帅最大黑马”……最近,中国足协组织的国足选帅工作闹得沸沸扬扬。

  面试、笔试外加综合评议;媒体团、元老团外加选帅小组;考生和考官事先隔离、考前上交通讯工具外加不让媒体进考场,让这场“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考国足主帅,看上去很美。

  国足选帅到底是不是一场秀?《青年周末》记者采访了许多圈内人士,得到的答案大都是肯定的。一名知情者向记者透露,“搞了这么多形式上的事,最后拍板定人的还是足协领导”。更有人称这场中国式选帅就像“躲猫猫”,“我们不评判考题出的如何,也不评判考生得分多少,我们只想知道中国足协自欺欺人的游戏还要维持多久?”

  考场戒备森严 表面功夫做到家

  ■南勇称竞选绝不许搞歪门邪道

  新一任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上任以来一直很低调,也许他没有想到自己接管足协做的第一件大事就备受质疑,那就是国足公开选帅。

  在采访时,一位知情者告诉《青年周末》记者,足协之所以要选个本土教练是因为南勇上任后,把第一个月工资发完之后,足协就没剩什么钱了,选外籍教练根本不可能了,外加体育总局也想在奥运会后让本土教练练练手。

  比起其他运动队公开选帅,足协的这场选帅风波似乎更具娱乐性。

  南勇一再表示“此次竞选绝不允许搞歪门邪道”。正像他所说,为了“公正、公平”地对待本次选帅工作,足协临时组建了一支由10位中国足球功勋教练为代表的“元老团”,还成立了一支由媒体和球迷组成的6人监督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斌、《人民日报》记者汪大昭等资深体育记者成了选帅工作的组成部分,他们全程旁听竞聘会。

  选帅不仅分为面试、笔试还有专家评议部分。据悉,笔试占总成绩的20%、笔试的题考教练的理论水平,看看是否跟国际潮流接轨;面试占50%,要陈述带队思路,要现场分析带队录像;专家评议占30%,要根据人品看带队是否稳定。在选帅之前足协称最终的人选将由“元老团”定夺。

  ■考场戒备森严 考生比高考还紧张

  2月25日,是国足选帅工作的第一天,但在24日足协的领导们就到了考试现场。“24日一大早,我就已经看不到很多领导了,他们都去香河的考场了。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也去了十多个人,关于这次考试的细节他们都守口如瓶。”一位足协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笔试那天,早上在足协这有一个中超的新闻发布会,11点发布会刚一结束,南主席中午没吃饭就直接去了考试现场,他对这事非常重视。”

  《青年周末》记者在采访中联系到了几位前去现场“蹲点”的记者,按他们的话说:“考场戒备森严,整得比高考还夸张”。

  一位记者这样描述道:“为防止作弊,选帅小组给竞聘者安排一栋楼住宿,考官到另外一栋楼住宿,禁止他们接触。考试前参加应聘的考生们也都不敢互相串门,一些教练就在宾馆看借来的复习教材。考试的第一天,我们很多人不到7点就到了,但香河的考试基地按照足协要求做了多项措施管理媒体。大厅正门的玻璃上贴着告示‘考试期间,除应考教练、足协及基地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谢绝入内!’”基地负责人刘殿秋作为选帅小组成员,也一改往日笑呵呵模样,“正告”记者们:“只有开始前的10分钟时间能拍,抓紧啊!”

  25日7时50分,香河基地二楼会议室已经满员,南勇、杨一民、薛立等足协副主席均面容严肃,金志扬、戚务生、马元安、徐根宝等元老团专家组评委毫无表情,而考生们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考试的第二天是笔试项目,记者们没有了第一天的优待,只能在餐厅里待着。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这样形容当天的考场:“考虑到国内教练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特意留了一手:即使是考官,也是在昨天上午才拿到题目。笔试的时候考生们坐的位子很空,前面一个人和后面一个人的空隙很大,距离有四五米,有几个监考老师,手机和参考书不让带进考场。”

  《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在博客中提到了足协在考前十分重视“考题”的设置。“本次笔试题,足协曾先后联系过三所地方大学,包括武汉体院、沈阳体院以及北京体育大学。竞聘前,‘题库’和‘AB卷’确实都已准备完毕,但考虑到笔试应该是实践经验积累与理论相结合的考察,因此最终试题由中国足协临时聘请的国际足联、亚足联讲师郭家明一手包办。郭老此次总共出了11道题,经过协商后,最终选出6道。”可见足协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考试只是过场 拍板还是足协

  ■元老怕被选帅弄得身败名裂

  国足选帅上周结束笔试和面试,目前进入遥遥无期的“合议”阶段。这几天,考生的成绩有些被曝光,大部分考生的笔试成绩都没有及格,有人称只有沈祥福整体考得好,也有人称吴金贵更胜一筹,但也许就像某网友所说的,“外界争论都是瞎争一场,考得好不一定能当选。”

  最近,马德兴的一篇名为《躲猫猫似的选帅》的博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文中称:由于中国足协在目前内部机构设置中存在着的“先天不足”,导致这次选帅的组织工作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硬伤。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这次选帅的“专家竞聘小组”是临时组建的,足协将确定主帅人选的事宜完全交给专家小组,足协没有一人参与到决定性的投票中,一旦再失利,外界就不可能再说是“外行选内行”、“领导决定主帅”了,于是,中国足协就可以从以往选帅的尴尬中摆脱出来,责任自然也就小了。不过,一旦未来主帅失败,难道让外界去追究这些元老们的责任?

  也许就是这篇博客,让不少元老们对选帅有了动摇。元老们很累,他们不仅要每天工作10小时,面试监考,还要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某德高望重的元老在接受采访时就说:“两三天来,我们也注意到了很多说法,甚至有人直接对我们的良心和品德提出质疑,问题已经变得很严重了。我们都是快要70岁的人,如果因为选国足主帅而导致身败名裂,老脸还往哪儿搁啊?”最终,这些功勋教头决定改主意了。

  “国足主帅的选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是在中国足球处于低谷,环境比较混乱的情况下,主帅人选就更难决定。所以,专家组也不会贸然选出一人,经过慎重研究,元老团认为国足主帅事关重大,既需要从业务、人品、经验和能力等多个方面考虑,又需要从业务之外去把握。因此,他们决定推荐两名国家队主帅人选,让足协根据业务之外的因素定夺最终人选,精彩的二选一。”ESPN体育中文网编辑张寿远告诉《青年周末》记者。

  ■公开选帅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

  一位京城足球记者也向本报透露了一个细节:“中国足协技术部主任李东升说过一句话,他说‘这样的考试并不是评价教练员的最终目的与决定性因素,最后的当选者还要从教育背景、执教经验以及大家的认可程度等相关方面去综合考虑。’他说的潜台词可以这样理解:足协其实就不可能将决定权交给专家组,一旦最终人选带队打得很糟糕,没有完成任务,出来负责的还是足协。说白了,考试不过是走过场。

  “足协领导其实早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早有理想中的人选。国内好教练就那么几个,水平如何也都清楚。竞聘一方面就是想看看国产教练是否有这样的勇气参与,如果连竞聘都害怕,以后怎么可能带好队伍?另一方面,是想看看最终的竞聘情况与领导们事先所想象的究竟差了多少。既能对这些教练有更深入的了解,又向外界表现出自己决策的科学,何乐而不为?”

  一位足协工作人员的话听起来意味深长,面对这些质疑声,他向《青年周末》记者解释道:“公开选帅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以前总说足协指定主教练,几个人商量是谁就是谁,很多人反映不民主。现在就是朝着民主去的,通过海选,一个一个筛,这是非常公正透明的,为了公正只能采取这样的做法。最后选出来不行了,也不能把所有责任推卸到足协领导身上。以前是主席会定,现在是专家组定,最后由国家体育总局定,并不是足协拍板。现在上面抓的挺严的,必须走这个程序。现在试卷已经密封起来了,就跟高考试卷一样。”

  最后,他向记者强调:“我们就是要树立正常的工作形象,要把正常的工作都做到位。其他运动队不是都在考试嘛,为什么都盯着我们足协呢?这是中国足球重新上轨道的第一步,希望大家不要老往歪了想!”

(责任编辑:于海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