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40岁吴文洪长眠于珠峰 登山者执着不可急于求成

2009年06月29日08:3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体育画报

  在山上

  40岁的吴文洪躺在海拔8750米的珠峰第三台阶,由于突发严重高山疾病,在救援队全力抢救无效后不幸罹难。

  本刊记者 易小荷 图 向晓阳/CFP

  在吴文洪的博客里,家人强忍悲痛帮助他敲上最后一句话: “ 他永远长眠于珠峰8750米处!”

  《文洪的世界》,是吴文洪在某网站开的博客。当他向人生梦想的8844.43米高度发起冲击时,这个虚拟空间,就成了外界了解他最直接的窗口。

  “今天(5月17日)早上9点出发,下午3点30分到达8300米的C3营地,今天夜里就将向最高峰攀登!”登顶前,吴文洪用简短的语言刷新了博客,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登顶的期待。

  “5月18日凌晨1点冲击顶峰,上午10点终于成功登上珠峰8844.43米的最高峰,目前正在下撤过程中!”这条由亲友代发的信息,成了吴文洪向外界播发的最后一条信息。

  几乎在所有媒体的报道中都引用了这样一条关键的信息:吴文洪此前最高只攀登过6000米不到的高峰,甚至还有资料显示说他仅仅只登上过2000米左右的黄山,他这次跨度极大地选择攀登8844.43的珠峰,正是他不幸遇难的最主要原因。

  2008年8月,通过推荐,吴文洪搭上了2009年攀登珠峰的末班车,他如愿地参加了由新疆乔戈里高山探险有限公司组织,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登顶珠峰活动。据悉,这次登珠峰仅报名费用就花了22万元,这包括注册费、租用登山装备、人身意外险等各项费用,算上他全部的花费,总费用接近25万元。

  在外界的纷纷议论中,一家电视台提到了很关键的一句话:“登8000多米的高山,对专业运动员来说都要分很多年去做,很多业余登山爱好者急于求成酿成恶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想说一下,我们的有些部门也需要调整一下思维,商业的介入、企业的促销都很正常,这是市场经济,但是相关要求绝不能降低。”这个所谓的“相关部门”可能指的是西藏圣山登山探险公司,该公司几乎“垄断”西藏所有的登山探险事业,这个公司之前由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一手创办,公司服务人员大多是尼玛次仁的学生,而尼玛次仁也是西藏乃至全国登山界响当当的“教父”级人物。

  为能得到西藏圣山登山探险公司的第一手说法,《体育画报》从北京到拉萨,一直尝试和尼玛次仁联系,起初联系四五次均无果,《体育画报》转而联系西藏其他几位很有名气的登山家,他们也集体封口。

  于是记者赶到西藏登山协会探营,恰好遇到一拨高山向导从珠峰大本营回来,整个操场一片杂乱,全是帐篷等各种器材,记者上前,刚和两个年轻的向导聊上,一说及“山难”,所有人马上转身离开。

  后来据西藏登山学校副校长阿旺扎西介绍,该学校从1999年成立以来,共计帮助过两百人次登上过珠峰,2003年“非典”肆虐时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后(企业家王石就在其中),西藏登山学校名声大噪。

  学校在国际上颇有名气,向导都是从海拔5000米左右的地区选出来的苗子,在学校也受到攀登技术、雪地行走技术、冰川行走技术、修路技术和攀岩技术等专业训练。“我们现在基本上能做到一名向导带一名登山者,这样高水平的配备在国际上都是数一数二的,”阿旺扎西说,“一般一个登山者在登珠峰之前,差不多要在我们这里进行一年的培训。”

  难怪尼玛次仁在事件发生后难过地说:“这对登山事业是一个打击。”吴文洪遇难是该校发生的首例山难事件,阿旺扎西说:“第一次从新疆那个公司转过来登山者,没想到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让我们把镜头转向登顶当天,这也是事后吴文洪家属苦苦在追问的: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身体状况良好的他做了充分准备,然而悲剧为什么还是发生了?今年3月30日,吴文洪出发去拉萨,为登顶珠峰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

  冲顶前40天的训练是魔鬼式的,徒步、攀冰、冰雪行走⋯⋯最主要的是高海拔适应,负责此次冲顶的团队曾执行过珠峰奥运火炬传递的任务、珠峰火炬手尼玛次仁担任这个团队的负责人。

  一切在专业团队指导下进行,似乎无可挑剔。采访中,吴文洪的妹夫张笑无意间提到:“按道理说,没登过6000米高峰的人是不允许登顶珠峰的,一开始他告诉家人走不了,可后来突然又说能走了。”

  吴文洪的高山向导欧珠后来回忆说,其实从8300米向上走的时候,他就发现吴文洪的身体情况有点不对了,他当时前进的速度很慢。作为一个向导,欧珠劝告吴文洪不要继续攀登了。吴文洪回绝了欧珠的好意,“都走到这里了,我一定要坚持上去。”登山者的心理,欧珠可以理解,为了满足吴文洪登顶的愿望,他建议,冲击顶峰的时候,他们俩提前一小时出发。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吴文洪的认可。欧珠说,指挥部要求一定要在冲击顶峰当日10点之前登顶,否则必须返回。因为过了这个点,山上的天气情况将会变得异常恶劣,无论登顶还是下撤,危险性都将陡增。提前出发,也是为了能够赶在这个点之前满足吴文洪登顶的愿望。5月17日夜11时30分,吴文洪从8300米营地出发,向顶峰冲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速度缓慢的吴文洪渐渐落在队伍的后面,当队友们一个个完成登顶的时候,吴文洪也越来越接近他心目中神往已久的珠峰。但是在登顶过程中,速度慢是最为致命的一个弱点,因为过多地消耗时间意味着风险的无限增加。在指挥部坐镇的尼玛次仁关注着吴文洪的一举一动,他在电话中告知欧珠,如果10点前无法抵达珠峰,必须带着吴文洪返回。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5月18日10点,吴文洪攀登至海拔8800米的位置,距离顶峰还有五六十米,珠峰已经就在吴文洪的眼前了。这时距离指挥部要求登顶的最后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欧珠果断要求下撤。吴文洪此时流下了眼泪,噗通一声跪在向导欧珠的面前,“欧珠,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珠峰顶上展示一面我从汶川带来的纪念5•12的横幅。我希望能够在珠峰顶上展示这面横幅,以振奋灾区人民的精神。这是我的一个愿望,珠峰已经近在眼前了,请给我一个机会吧!”

  这次,欧珠再一次心软,带着吴文洪一步步地走向珠峰。走到8844米的位置,吴文洪的一切状态都还非常正常,他还示意欧珠站在最高处拿着那面“5•12横幅”展示一下,吴文洪拿着手中的相机给欧珠拍了两张照片。“老吴你要上来拍张照片,留个纪念吗?”老吴摇了摇头,“我已经登顶珠峰,汶川的横幅也在珠峰飘扬,我要将这张照片带去汶川。只要这面横幅能‘登顶’珠峰就行,我的心愿已了。”

  随后,欧珠赶紧带着吴文洪从珠峰下撤,因为此时已经过了指挥部规定的时限,山顶也突然刮起了大风。

  这一切看似都非常圆满,下撤的过程中,吴文洪依旧走得很慢,但是登顶后的好心情写在他的脸上。不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吴文洪的脚步也越来越沉重,这让陪伴在他身边的欧珠感觉不妙。

  当下撤到8750米的位置时,吴文洪足足花去了三个小时的时间。这个下撤的进度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天色变黑,低温和变化无常的天气都会造成非常危险的结果。此时,欧珠感觉到吴文洪的体力已经非常虚弱,整个人只能勉强站在那里,但是已经无法再向前走一步了。欧珠考虑到登山消耗体力太大,赶紧给吴文洪补充水,吃了点东西,吴文洪在休息的时候,在山上方便了一下。这时,欧珠看见不远处留有两个还有一半氧气的氧气瓶,他赶紧拾了过来给吴文洪戴上。戴完氧气瓶后,欧珠摘掉手套,给吴文洪做按摩,搓着他的脸、手和脚,希望帮助吴文洪恢复过来。但吴文洪的状态始终不见好转。大约在当天下午2点47分,欧珠联系上了大本营,请求支援。在大本营指挥的尼玛次仁,通过望远镜看见吴文洪在8750米的位置,一会儿站立一会儿坐下。经验丰富的他知道情况不太妙,他要求在6500米、7028米和8300米三个地方驻守的营救队员火速上去,其中一组还带着高压氧舱。

  等待救援的时间是漫长的,此时几个夏尔巴人路过欧珠的身边,欧珠请求对方能够帮助一下他,搀扶吴文洪下撤。看着吴文洪的模样,几个夏尔巴人并没有接受欧珠的请求,这时欧珠跪在地上,希望对方能够施一次援手。夏尔巴人终于接受了,但是在搀扶着吴文洪走了五六米之后,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

  陪伴在吴文洪身边的欧珠,只能不断地和他说话,尽可能地不让吴文洪睡着。一边说话,他还使劲地搓着他的手脚。坐在那里休息的吴文洪此时已经神志不太清晰,自己胡言乱语,欧珠已经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了。

  后来一名营救队员赶上来了,他和欧珠赶紧给吴文洪换氧气、吃药、吃面包⋯⋯并再次把吴文洪搀扶起来,这一次,吴文洪只下撤了五六米。坐着一动不动的吴文洪越来越安静,欧珠他们也坐在那儿。5月19日凌晨两点,营救队员两人已经感受不到吴文洪的心跳和呼吸,生命迹象已经基本消失。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大本营的时候,后方要求他们继续等待,不要放弃最后的机会。直到凌晨四点,再一次确认吴文洪已经没有生还可能了,欧珠才离开了永眠于海拔8750米的吴文洪。

  让我们将时钟的指针再往回拔一些,如果吴文洪不是一个那么热爱足球和体育的人,如果他不是那么一个对人生充满梦想的人,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许悲剧不会发生。无论如何,这个以“除了奋斗,别无选择”为座右铭的盐城人长眠在了珠峰之上。

  没有登过6000米高峰的人被允许登顶珠峰,并非偶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成都山友肖屹巍身上。掏了22万元,肖屹巍随A组登上顶峰,此前他仅有最高登过5600米的经历。下撤到8700米的地方时,肖屹巍遇到险情,但幸运的是他挺过来了。当时,他突然感觉无法呼吸了,一看之下才发现氧气瓶里的氧气已经耗尽。情急之下,肖屹巍拉动绳子,打着手势,让向导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把氧气给他带了过来。回到5400米的营地时,劫后余生的他感慨地说:“九死一生,下次不玩了!给我一千万,我也不会再来了!现在能活下来就是美好!”

  在攀登之前,肖屹巍以为有钱,有时间,有向导,有救援的支撑,靠着毅力和体力就能完成登顶珠峰的愿望,但当他正式冲击珠峰顶峰时,他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在8300米以上,谁也救不了你,而突然出现的状况又是谁都无法控制的。有的人突发心脏病,有的人之前做过眼睛手术,但到8000多米的地方突然就看不见了。”

  肖屹巍是从2007年开始登山,仅仅两年之后居然就登上了珠峰。他创造了奇迹,但他警告别人:“太疯狂了,风险太大了,希望其他有计划攀登珠峰的爱好者,不要像我一样,一定要一步一步来。”

  登山界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有人问登山家为什么要登山,他用手指着远处说:因为山在那里。正是为了享受登顶那一瞬,无数登山爱好者前赴后继,再所不辞,却不知留下多少悲剧。

  作为一名曾经的高山向导,阿旺扎西对珠峰有着无限追忆。在他印象中,8000米以上能看到很多很难看到的事物,比如珍稀花草,比如黑嘴的乌鸦,比如尼玛校长那条上了7000米以后出现高反的狗,还有就是那些长眠在此的勇士们——有的是坐着的,有的是躺着的,有的甚至是站着的。如果读者对珠峰大本营的珠峰墓地没什么很深感觉,再听听阿旺扎西的话,就会震撼了:“因为气温很低的缘故,那些人倒下去是什么样子,就一直保持什么样子,上一次去看的人,第二还能看到胡子长出来。”

  就在吴文洪珠峰遇难之后,又有报道说几名登山者遇到山难,但那是因为天气的缘故,而非是自身的身体素质原因。

  据阿旺扎西介绍,一般来说,从未有过高山经历的人,西藏登山队只会带其登到6000米左右的高度,此后每年高度依次增加,直至其符合登顶珠峰资格。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需要四年的时间。直到记者截稿时为止,一直陪伴吴文洪的高山向导欧珠和另一名帮忙的向导还在医院,欧珠由于在山上待了近20个小时(那段时间山顶的温度只有摄氏零下30℃),并且无法充分活动,腿都已被冻坏了,大脚趾可能会截除。而另一名向导也有一定程度的冻伤。 ☐

  

(责任编辑:王燕芳)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