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高尔夫会所竟发生群殴 会员制在中国如此变味

2009年07月28日18:0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法制晚报
    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36摄氏度的高温下,在京城某高尔夫俱乐部门口,几十名会员被拒之门外,保安戒备森严,会所大门紧闭。几个小时的苦等后,有人中暑了,大家不得不翻门而入。
“我们是来交会费的,但是俱乐部不收,还拒绝我们进入会所。”一位会员的解释让记者颇感意外。

  送上门的钱都不要,这其中是何缘由呢?

  无独有偶,此前的5月9日,在京城的另一家高尔夫俱乐部里,竟然发生了一起群殴事件。只因为4名会员拒绝使用球车,他们即被球会的工作人员殴打。后经过多次协商,该俱乐部给每人上万元的赔偿。

  高尔夫俱乐部与会员之间连续发生纠纷,以至于演变成剑拔弩张的对立。作为全世界最高贵的运动、已有数百年历史的高尔夫球会传统,怎么在中国就变了味儿呢?

  会籍价格上涨,沾了便宜的老会员被挤兑

  李先生早在2006年就获得了北京某高尔夫球会的会籍,为此,他花费了38万元。买下会籍后,每年还需向球会交纳5000元的会费。据他介绍,到今年,该俱乐部的入会费已经上涨到80万元。即便如此,仍有很多新会员不断加入。

  高价钱买来的会员身份,却并没有让包括李先生在内的百余会员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尤其是今年以来,俱乐部的一些做法,引起了会员们的诸多不满。比如,在未与会员进行任何沟通的情况下,擅自将会费从每年5000元提高至8000元;强制会员打球时必须使用车辆;球童服务不专业等。

  “走路健身是打高尔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人打高尔夫就是为了这,哪有强制开车的道理?”不少会员对俱乐部的做法十分不满。“从会员章程到收费标准,从格式合同内容到球场管理规定,几乎所有的一切都是球会说了算,最极端的做法就是球会可以任意更改收费标准、随意加收费用、强制消费,而且都不与我们商量一下,这就是中国式的高尔夫"会员制"。我们会员除了交纳会费、支付球童费和小费,基本没有任何其他权利。”正是在这种矛盾激化之下,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很多人或许会说,既然这样,干脆退会不玩算了。“可高尔夫运动有着一股说不清的魔力,一旦喜欢上便很难再放弃,俱乐部也是看准了会员的这种心态,所以才得寸进尺。我们现在是欲打不得、欲罢不能。”跟李先生同属一家俱乐部会员的一位球友很无奈。

  据记者了解,在北京,强制消费、霸王条款的高尔夫俱乐部并不止这一家。

  会员制在中国变了味儿

  据了解,高尔夫运动有其独特的协议、语言、服饰、礼仪、管理和文化。在国外,拥有高尔夫会籍可视为是身份、社会地位的象征,是进入特殊圈子的通行证。

  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奥古斯塔球会,其独特的会员章程和运作模式显示了不亚于皇室的尊贵。如今的奥古斯塔依然秉承奥古斯塔球场建设者鲍比·琼斯的遗愿,不对外开放,只为俱乐部成员专用。其会员证限为300名,每一名会员都是知名人物。再有钱、再有名望,也只有等300名会员中的某一位故去或退出,才能补进去,就连比尔·盖茨也得乖乖等候空缺。

  然而在中国,会员制却逐渐被转化为一种“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高尔夫俱乐部的利益被最大化了。很多球会在发展会员上更多考虑的是收回投资,是赚取钱财,对会员人数几乎没限制。而且,有不少球会采取“会员+散客”的经营模式,无视对会员利益的保护。甚至很多俱乐部还将会员章程作为“对付”会员的“武器”,随意加以修改,有的俱乐部甚至直接明文规定,允许自己有单方面调价的权利。

  对此,有法律界人士认为,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章程应该视为合同的一部分,如果对章程的内容进行修改,则必须得到俱乐部与会员的一致同意,否则即属于单方面变更合同,应属无效。

  过分追求盈利乃症结所在

  据一份中国高尔夫球场调查: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已开业、试营业和在建球场的总数就已经超过500家。来算这样一笔账,即便只有八成的球会在销售会籍,平均每个球会只卖500张,每张2.5万美元,那么,中国球友会籍总金额已经达到50亿美元。

  而近一两年来,原本就“高不可攀”的会籍更是一涨再涨。比如,从今年1月15日开始,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将之前售价为128万元的特许钻石会籍调高到168万,不到一年,上调幅度超过30%;广州九龙湖高尔夫球会,由初始的20多万元涨到了49.8万元,价格翻了一倍多仍然卖得很火;北京华彬高尔夫俱乐部在去年12月31日之前,也再度全面提升会籍价格,由35万美元升至40万美元。即便如此,不少高尔夫爱好者在花费了高昂的会籍费后,仍享受不到各种尊贵的服务。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基本都自称是“会员制”,有的甚至称自己是“纯会员制”。但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之下,很多高尔夫球场过分注重自己的盈利需要,甚至采用损害会员利益为基础的经营模式。极端的表现就是擅自提价、强制消费。夸张点说,有“贵族运动”之称的高尔夫,在中国的“贵”只停留在物质层面的价格上,其内涵、传统等精神层面的“贵”,根本不被俱乐部重视。而这种经营模式和理念,对于在中国刚起步的高尔夫产业来说,显然是致命的。
(责任编辑:golfshou)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