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重庆网球场地评估令人汗颜 硬件差距至少差十年

2009年08月13日11:4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重庆晚报

  ●山城史上最高水平网球赛事无人问津

  ●澳大利亚裁判长场地评估让重庆汗颜

  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各项群体运动人数增长最快的是“网民”--网球爱好者。对于我们重庆来说,业余网球运动的开展也是如火如荼,网球场馆往往人满为患。

  但就当很多专业人士对山城的网球市场越来越有信心的时候,三天前结束的一项堪称直辖以来本市水平最高的国际网球赛事--ITF(国际网联)二级巡回赛,却遭遇了种种的尴尬:招商鲜有问津;决赛门票卖不出……当然,最让组织者难堪的是ITF裁判长,来自澳大利亚的斯科特的一份评估报告:偌大一个直辖市,仅有的一个千座中央球场连最基本的底线和边线留出的距离都不够,更遑论其他硬件设施了。

  “人家的措辞还算温和的了,但就是这样,我们都感觉像一记耳光扇在脸上,好‘潲皮’哦,我们重庆可是拥有三千一百万人口,在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城市呀,”本次赛事组委会一位负责人痛心疾首地对本报记者说。

  场地尴尬

  硬件不“硬”

  动态

  赛后评估 老外说“NO”

  上周日,为期9天的ITF男子二级巡回赛在奥体网球中心结束。尽管这项总奖金只有一万美金的赛事在ITF中属于等级最低的,但对于重庆而言,也是直辖后最高水平的网球赛事。

  参加这次赛事的都是ITF的注册职业选手,来自澳大利亚的马尔科曾经在温网青年组打进过第四轮。不少国外选手也有多年环球征战的经历,比赛期间面对本报记者的采访,他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比赛硬件问题,“场地很糟糕,中央球场的运动员休息室很简陋,一些比赛场地连起码的沐浴室都没有。”一位日本选手更是直言不讳地说,“我是第一次来重庆,这里的高楼大厦让我很惊讶,城市很繁华,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么现代化的一座城市,却没有一个像样的网球比赛场,要知道,网球是一项精英运动,它的水平发展高低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

  相比这些运动员的牢骚满腹,该项赛事的裁判长,澳大利亚人斯科特比赛结束后递交给国际网联的评估报告更是让所有人汗颜,在这份报告里,斯科特明确提出了不少细节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赛场不达标,最简单的,连底线和边线留出的运动距离都不够。“这已经是重庆现在最好的球场了,没办法,我们就是这么一个条件,”重庆网球协会一位人士说。

  现实

  设施落后 大赛远离

  网球赛事硬件设备条件跟不上,这让运作本次赛事的凯亚迪公司也是有苦说不出。本次比赛举办地是重庆奥体网球中心,也是重庆目前唯一具备承办大型网球赛事的网球场馆,这里的场地都达不到ITF的标准,其它场馆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今年年初我们打算申请的是WTA三级赛事,但就是卡在硬件这个老问题上。”该公司总经理周昱霖说,当他们向国家体育总局网管中心申请WTA赛事时,对方的一个提问就把他们难住了。“他们问重庆有没有能容纳3000名观众的网球场,这是最起码的场地要求。”这还仅仅是一个WTA三级赛事的标准,而目前拥有中心球场的奥体网球中心仅有1000个座位。

  “如果场地硬件跟不上,今后重庆根本没法主办更高水平的网球赛事,不少‘网友’还在问哪天能够在家门口看大师赛,以目前的条件,只能是画饼充饥。”周昱霖无奈的说。

  比较

  硬件差距 至少十年

  近几年,重庆网球人口大幅度增长,但除了奥体网球中心、大田湾体育场,新建的各区县体育馆网球运动场地多集中在高校及小区配套设施中。至于承揽大型高水平赛事的场地,当初规划中更是被忽略了。

  “其实当初我们建奥体网球中心的时候,就打算建一个六千座的中央球场,为此还到成都考察过,但后来由于资金,包括领导思维的原因,最终只建了这样一个中央球场,基本上等于闲置。”体育局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说。

  不得不承认,至今没有一个具备正规国际网球赛事标准场地的重庆相比国内其他城市已经远远落后了。比如在上海,1998年就有能容纳4000观众的仙霞网球中心承办ATP、WTA系列公开赛,而为大师杯兴建的旗忠网球中心球场有1.5万个观众座位席,二十多块场地,今年为上海ATP1000大师赛又建成18片标准场地……“我们和上海,北京这些城市的硬件差距,至少有十年”,奥体凯迪网球中心总经理黄凯表示。

  场外尴尬

  软件不“软”

  现场

  看台冷清 无人喝彩

  “我很纳闷,为什么重庆难得有这么高水平的网球比赛,就没什么人看呢,那些平时喜欢打网球的人都哪里去了呢?”本次赛事男双决赛当天,面对冷冷清清的看台,现场一位热爱网球的老者很难理解。

  这仅仅是一个缩影。这次赛事堪称直辖以来重庆第一次高水平职业赛事,尽管选手的国际排名都在三四百位开外,但相对于从来都无法亲眼目睹高水平赛事的山城爱好者而言,仍然不吝为观赏性很强的比赛。9天赛事,除了决赛当天,其他的比赛都是开门让球迷免费观看,但仍然观者寥寥。决赛除了男单靠赠票赢得了一定的上座率,像男双这样对抗激烈,水平相当高的比赛,却门可罗雀。“说实话,零售票非常少,非常少。”周昱霖并不忌讳票房问题,“那些票是回馈赞助商的”。

  “我们都不知道这次有这次比赛,让我们如何去看?”本报询问了十个网球爱好者,其中有8个人表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次赛事。“赛事的推广不够,很多人都不知道,”奥体公司老总米伟直言不讳。

  “票价太高了,决赛300元和500元的票面价格,简直比大师杯还高了,”凯迪网球中心老总黄凯认为决赛票价过高也是影响上座率的原因。

  解读

  囊中羞涩 无钱推广

  “不是我们不想推广,确实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费用,就是这样小打小闹,我们这次也亏了不少”,作为承办单位的凯亚迪公司人士坦言。

  据了解,包括1万美元总奖金在内,本次职业网球巡回赛的操作成本约在15万元左右。尽管看起来运作成本不高,但比赛收入更是少之又少。职业网球赛事的收入基本都靠商业赞助,但这次凯亚迪公司拉到的冠名费仅仅只有5万元。另有两家房地产企业以指定赞助商的名义现金形式投入本项比赛,同时银行、酒店、饮料公司也只是以实物或折扣方式赞助。

  由于收入不多,所以比赛运作资金就捉襟见肘。不仅没有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即便连运动员的训练场地和比赛场地,也是能省就省。“开始他们定的是上面带包房洗澡房间的场地,后来发现下面没有包房的场地便宜十多块钱,就转而换成了这样的比赛场地,”奥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原因

  理念落后 招商困难

  周昱霖不讳言这次招商不顺,他称除了招商时间不充裕,拿到比赛批复仅仅只有两个月的因素外,更重要在于企业商家对于网球的一种观念和理念问题,“他们通过赞助网球赛事提升品牌及宣传企业的意识还不够。”周昱霖在寻求赞助的过程中,接触了20多家企业,感受最深的是对重庆网球市场发展没有认识。“有的还是大企业老板,反问我网球比赛能有多大影响力,观念还是跟几年前一样,并没有看到重庆网球市场的变化。”最终决定赞助本次比赛的这家武隆旅游公司则是考虑到重庆网球运动爱好者集中在大学生、白领以及中产阶层,这些人群祟尚时尚生活,喜欢旅游,将网球运动人口与公司潜在客户群体联系在一起。“但是不少企业还停留在仅靠赞助比赛,在报纸上亮亮名字这样的老意识上。”

  本版稿件首席记者 王印毅 记者 余彦姝

(责任编辑:静娅)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