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新华网:生命面前任何“极限”都是次要的

2009年09月01日21:2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体育)题:生命面前任何“极限”都是次要的—— “驴行”事故频发引发的思考

  新华社上海9月1日体育专电题:生命面前任何“极限”都是次要的——“驴行”事故频发引发的思考

  新华社记者贾远琨、王蔚

  近日,上海30多家户外俱乐部联合签署行业自律公约。
这是上海首份户外俱乐部行业自律公约,从建立户外运动规范的发展模式、内部管理、活动组织规范、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5条自我约定。

  随着徒步、穿越、登山等户外运动越来越多地走进都市人的生活,或许你的身边就有三五成群、结队去穿越峡谷、攀登山峰的朋友。然而,迷路失踪、山洪溺亡、攀岩坠落等事故却频繁发生,探寻大自然奥秘的“驴友”不幸被大自然吞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和生命相比,无论怎样的高峰和极限都是次要的。”一位“驴友”说。

  (小标题)“驴友”探险事故频发

  炉西峡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峡谷幽长,蜿蜒40公里,荒无人烟。熟悉炉西峡的“驴友”这样概括它的神奇:炉西峡有华山之险峻,黄山之大气,三峡之蜿蜒。

  正是因为炉西峡拥有如此独特的美,在向往户外的“驴友”中流传一句话:“不走炉西峡不算金牌"老驴"。”他们还给炉西峡起了另一个名称叫“驴嬉峡”。可见炉西峡对“驴友”们的吸引力了。

  然而,炉西峡的美和险伴存相依,它刚柔相济,柔的时候,小溪潺潺,鸟语花香,绝对是世外桃源,让人心醉。而洪水泛滥时,大水倾泻而下,它又确实能吞噬生命。

  炉西峡的“双重性格”通过3名上海“驴友”在穿越途中遇难而在人们的脑海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8月15日,上海“驴友”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投入了炉西峡的怀抱。起初,他们的旅途是欢快而兴奋的,站在河谷里向四周眺望,远处重峦叠嶂,近处峡谷清溪,在溪边岩石间穿行,好像身处一场美丽的梦境。

  然而,这18名上海“驴友”自发组织的探险队在徒步穿越炉西峡时突遇山洪,3名“驴友”和1名当地向导被大水冲走失踪。后经全力搜救,当地向导获救。到8月21日,失踪的3名上海“驴友”的遗体先后被搜寻到。

  就在一个月前,重庆35名“驴友”在穿越万州潭獐峡时突遇山洪,造成19人遇难的悲剧。

  来自江苏省的登山爱好者吴文洪5月18日上午,登顶珠穆朗玛峰后在下撤途中突发严重高山疾病,于19日4时许在海拔8750米处不幸遇难。

  上海“驴妈妈”旅游网产品部经理周祥告诉记者,20世纪我国每年最多只有几起户外运动伤亡事故,且主要集中在高山探险领域。而进入21世纪以来,伤亡事故的领域从高山探险蔓延到低山的户外运动,迷路失踪、山洪溺亡、攀岩坠落等事故频繁发生,而这些事故几乎都出现在网上自发召集的户外探险队伍中。

  目前,我国户外运动爱好者已达5000万人,到2008年年底,专门从事户外运动的俱乐部已有800多家,还不包括大量自发组织的非专业团体。但随着户外运动越来越受欢迎,事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小标题)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户外运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在那以前,人们很怕接近山区,总认为那是“魔鬼”一样的地方。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为了符合特种地形作战的需求,军队开始发展户外技术,攀岩和野营才逐渐有了雏形,而真正形成分类的体育项目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这些项目的历史虽然很短,但在后几十年中已经成为不少发达国家普及的运动,同时野外露营更是欧美国家上至老人下至“童子军”都十分喜爱的活动。

  如今,登山、穿越、徒步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甚至有人辞掉工作,背起行囊徒步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穿越无人涉足的原始峡谷、沙漠、冰川,挑战生命极限是他们追寻的目标和快乐。这些远离城市不甘舒适的人将自己戏称为“驴族”。

  但有时候,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却显得如此渺小。一位“驴友”说,登山哪有不死人的,何况是登珠峰。曾经有一个统计,除了山难之外,登山中发生死亡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下撤过程中发生的。登顶并不是攀登旅途的终点,只有你回到大本营才算是安全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和生命相比,无论怎样的高峰和极限都是次要的。

  有人将“驴友”的遇难与商业探险联系在一起,这在“驴友”们看来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一位“驴友”说:“探险旅行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我先后在澳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登过山,领略过那里的商业登山服务。再完善的商业登山都不可能对你的生死大包大揽,你的生命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小标题)行业管理和安全意识均需加强

  近日,上海30多家户外俱乐部联合签署《上海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行业自律公约(讨论稿)》。这是上海首份户外俱乐部行业自律公约。

  由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起草的这份公约,从建立上海户外运动规范的发展模式、内部管理、活动组织规范、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5条自律公约。三夫户外、飞思拓户外、土人登山、探险家园等上海30多家户外俱乐部,在自律公约上签字。

  网友“压缩机”说,这是上海户外俱乐部从缺乏行业管理走向科学、安全、环保发展的一个起点,但公约里还应涵盖俱乐部市场准入条件;商业俱乐部的规模,包括注册资金、风险保证金等;俱乐部从业人员资质认定;俱乐部活动收费标准;野外活动进山证、保护区的合法进入证明等。

  网友“工兵PRO”说,户外事故年年有,防范风险永远比处理风险有效,把住第一道防线,提高每个人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能力是最有效的防范手段。单纯强调“安全第一”,缺乏可操作性,带来的问题就是安全流于口头,有时当事人不知道有风险,而不是真的不怕风险,普及相关知识,克服个人“盲点”是当务之急。

  “驴友”“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说:“言传身教对户外运动来说一直很重要。引我们进户外的人,带我们走户外的领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未来户外的风格。在快餐文化的大氛围中,体能检测、适应性拉练、模拟体验等总是被成本、面子等理由省略。”

  一位参加炉西峡救援的“老驴”说:“中国户外目前还是"伪户外",现状堪忧。户外俱乐部的归口管理是盲区,领队的资格认定和规范还不健全。同时,亟须建立户外救援组织,并设立专业户外保险。总之,户外运动的安全保障是个系统工程,不论行业管理还是个人安全意识的提高,都需要加强。”
(责任编辑:奔跑)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