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周时间,两轮比赛,中国足协就开出了6张罚单,12人累计停赛55场,罚款高达57万元,除深圳队因“撞衫”事件的处罚外,其余受罚的导火索皆因不满裁判的判罚而起,裁判问题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裁判问题是中国足球的老问题,龚建平因受贿罪被判刑使这一问题成为全国关注的问题,后因龚建平病逝,社会对“黑哨”的批评声有所减弱。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对裁判的质疑和不满并未消除,今年联赛大有回潮之势。足协虽反复强调要“严打”不服判罚现象,但众多教练和球员仍顶风作案,球员追着裁判满球场跑,指责谩骂裁判的行为愈演愈烈,4轮中超联赛已有长春队李树斌、天津队左树声和上海队贾秀全三名主教练被停赛,裁判错判、误判成为球队新的攻击点。
中国足球裁判走到今天这一步,没有权威性,不受社会尊重,既有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也与裁判自身不检点、水平太低有关,当然中国足协也难逃干系,管理水平低,惩罚不一,留下后患。而在球队名次指标和巨额投资的重压下,球队也只有拿裁判撒气。
为缓解矛盾,足协不得不花大价钱请外籍裁判来执法,吃、住、行和出场费,价码逐年增长,而且越请越多,中国联赛已然成了外籍裁判的“培训基地”。一位裁判亲口告诉记者,某某球队的比赛,国内裁判已没有几个人敢吹,不是水平不行,而是怕惹麻烦。而没有国内联赛的锻炼,又何谈执法水平的提高,自陆俊执法韩日世界杯后,中国裁判界已难有在亚洲和世界叫得响的裁判了。
停赛、罚款以及内部对裁判的处罚,都不是解决中国足球裁判问题的有效办法,中国足球的环境要想改变,只有从根子上动手术,才能有出路。这就全看中国足协的了。
本报记者 王纪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