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全能滕海滨夺冠] | |
| |
[点击看更多精彩图片] |
搜狐体育讯 北京奥运会后,全能王杨威退役。外界都在第11届全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前猜测,究竟谁能接过杨威的旗帜?北京时间9月18日晚,这个谜终于有了答案,新接班人很可能就是刚获得全运会全能冠军的北京小伙滕海滨。滕海滨这些年来给大家的印象很简单——雅典奥运会,以新人身份成为中国男队唯一摘金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家门口被新人挤掉参赛资格。
雅典回忆,曾是男队遮羞布
雅典奥运会,对于中国男子体操队来说,是个很痛苦的记忆,因为在雅典全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一次重大打击,男团遭遇惨痛失利,其他几个单项也是接连受挫,只有19岁的北京小伙子滕海滨在鞍马项目上夺得唯一一块金牌,算是男队唯一的一块遮羞布。
滕海滨总教练黄玉斌的“关门弟子”,他属于全能型选手,动作舒展、清晰,而且头脑冷静,很小的时候就展路出天赋,曾被誉为继李小鹏之后新的领军人物的热门候选。2004年他之所以获得雅典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是因为他在2003年的世锦赛上表现极为出色,不仅与全队一起拿到团体冠军,还拿到了鞍马冠军,而当时他还只有18岁。
当时他是与老将、男队的队长黄旭一起参加奥运会鞍马比赛的,可黄旭发挥一般只获得第四。而决赛中最后一个出场的滕海滨整套动作非常流利,结果得到9.837分。他力压罗马尼亚名将乌尔兹卡以及日本的鹿岛丈博获得冠军。
北京家门口,被新人挤掉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2004年滕海滨以小将的冲劲和活力获得国家队教练组的认可,并在雅典成为奥运会冠军,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最隆重的开幕演出。但四年之后的北京奥运会之前,滕海滨在家门口参赛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小,最终他还是被年轻的陈一冰、邹凯顶替了位置。
如果说到鞍马,大家都知道我们有鞍马王肖钦。因此滕海滨在与队友的竞争中就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砝码,随着陈一冰、邹凯等年轻选手的不断成熟,滕海滨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毕竟在人才济济的中国男子体操队,任何人落选北京奥运都是有可能的。而实际上最终北京奥运会中国体操男队的表现,也证明了教练组在选队员方面的正确性。
男队在北京夺回男团冠军,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个人比赛除了没有队员参加的跳马之外,包括个人全能在内中国男队一共拿回5金。其中陈一冰获吊环金牌,而四川小将邹凯获得自由体操以及单杠两块金牌。从中国队全局的角度说,滕海滨没能在家门口参加奥运会的郁闷,已经不算什么。
全运崛起,或成新领军人物
当然,没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打击,对于滕海滨个人来说还是很难接受的。但这位年少成名的选手,的确拥有卧心藏胆的雄心。在杨威退役一年之后,立即就在2009年的济南全运会体操赛场,夺取后杨威时代最重要的一枚全能金牌,吹响了他进军中国男队领军人物的号角。
今天的这个冠军滕海滨得来也不容易,同样身为国家队队员的四川小将冯喆最近一年多时间对他的冲击很大。不过在一年时间里,滕海滨在包括这次全运会决赛、预赛在内的三次重要比赛中,都在个人全能项目上获得第一、而三次冯喆都获得第二。
今年才24岁的滕海滨,在经历了磨练和考验之后显得更为成熟。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将进入到体操男选手的黄金年龄,如果未来几年发展顺利的话,他很可能就是中国男队的新核心。而下月即将在伦敦举行的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正是滕海滨这个新全能王带领全队一试身手的好舞台。(搜狐体育 仁杰)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