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24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张晓晶
当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脚步越来越临近时,每天背着大大的书包,总有写不完的作业,节假日穿梭在各色培训班之间,依然是很多中小学生的生活写照。
小学生“忙得没时间锻炼”
开学之初,记者在济南一所小学的升旗仪式上看到,仪式开始不到20分钟,就有两名小学生晕倒了。据老师说,这样的场景近年来并不罕见,孩子的身体素质确实太弱了。
济南7岁的小学生李锐杰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就忙得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李锐杰的妈妈说,上学前孩子最喜欢运动,爬山、轮滑、跆拳道、骑自行车等样样着迷,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可自从9月份上学后还没有出去锻炼过一次,时间都被写作业、复习功课占去了。“指望在学校里能锻炼一下吧,学校里一周两节体育课,也只是轻微地活动一下,做做游戏;没有体育课时,课间也很少活动,”她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尽管教育部门出台了不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保障锻炼时间的意见或通知,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校体育教学不受重视,很多学校不能开足体育课程,有的学校几年不开运动会,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有的小学几千人没有专业体育老师,体育器材和场所严重短缺。还有很多家长像李锐杰的妈妈一样反映,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孩子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据记者调查,教育部门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在很多学校都难以实现。有的老师告诉记者,除了体育课、课间操以外,连眼保健操、大课间都算上,很多学校也凑不够一小时。“课间操掐头去尾后,活动时间只有5分钟,而且总是那一套广播体操,学生非常厌烦,”这位老师说。
“应试体育”能否增强青少年体质?
为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家长、学校重视日常体育锻炼,近年来有些地方尝试把体育成绩纳入中考。他们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试仍然是一个有效的指挥棒;用分数引导学生锻炼身体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事实证明是有效的。
长沙市2008年把体育考试纳入中考升学总分,济南市也在这一年提高了体育成绩在中考总分中的比重,由以前的30分提高至60分,分值甚至超过化学、生物等科目。据济南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体育成绩进入中考并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能加强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意识,促使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的运动态度、主动性、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
济南一位初中校长说,新政策出台后,学校和学生确实重视体育课了。有的学校把体育课增加到一周三节。学生在备考的同时,每天都要跑步、打球。有的家长还给孩子请了体育家教,临时突击练习考试项目。
但也有教育专家认为,这种“应试体育”可以在短期内激活学校体育教学,但从长远来看,提高学生体质还要依靠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锻炼,享受锻炼的乐趣。
学校体育教学期待被“激活”
在家没时间锻炼,在学校没条件锻炼,那么谁该为青少年的体质和未来负责?记者采访了解到,体育教学取决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只要从为学生终生发展着想的角度,把体育放在与智育、德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学校教育就能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育目标。
山东省潍坊市从2006年开始,在教育改革中每天舀出1小时让学生进行多礀多彩的游戏活动;体育锻炼不再仅限于千篇一律的广播操,而是把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各种游戏、运动项目都引入校园,学校体育教学一下子被“激活”。
记者在潍坊外国语学校看到,课间操时间,老师与学生一起,踩着流行音乐的韵律节奏自由动作。据介绍,上午30分钟学生做自己创作的课间操,下午30分钟自由活动,可以打拳练剑、抖空竹、滑旱冰、踢毽子、跳皮筋、滚铁环、掷沙包等,共有4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边边角角,使学校场地不足的情况大大缓解。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说,玩乐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阳光60分”活动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爱上了学校生活,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
张国华认为,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青少年的终生发展,只要不断创新,就能找到一条学生喜欢的路子。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全社会都应该达成共识,真正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观念。(完)2009/09/24 20:19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