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场地越来越便利心态越来越年轻 一百姓健身经历

2009年10月01日15:4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昨天下午,为迎国庆闹猛了近一个月的瑞金二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舞台终于安静下来,社会体育指导员黄天炯迎来送往了20余支社区文体团队。

  57岁的黄天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出生于卢湾区香山医院,17岁上山下乡,42岁回到思南路的弄堂。

发生在黄阿姨身上的健身经历,生动再现了国人健身意识的变化,也折射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

  场地变化 从马路跑步到社区健身

  黄天炯至今仍清晰记得,1958年,她上小学时赶上了“大跃进”,因为上的是民办小学,没有固定的校舍,教室就是老式花园洋房里的汽车间。没有操场,所谓的体育课,就是在当时僻静的香山路和思南路上跑步。课余时间,好动的她,是弄堂游戏造房子和跳橡皮筋的大赢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她返城后担任居委干部时,仍然感到老城区健身场地的窘迫。那时,她负责培训健身团队,却苦于没有适合的场地,巴掌大的绍兴公园已是人满为患,团队的训练有时只能龟缩在石库门天井里进行。

  黄天炯感受到了切身的变化。先是陕西南路271弄里,建成了全市首批社区健身苑点;2003年,卢湾体育场翻修完成,大批拳操队进驻晨练;2006年12月,原陕西中学的校址改建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00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包括篮球场、乒乓房等,周边前来锻炼的各年龄段居民络绎不绝。

  观念变化 从缺乏锻炼到天天健身

  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结婚生子的黄天炯考上山西农业大学。红火的校运会上,她报名参加立定跳远比赛,却因为久疏练习,输得极为“惨烈”:“连沙坑都没跳进!”不仅丢了中学校跳远冠军的信心,而且意识到自己缺乏锻炼。

  1995年,返沪的黄天炯在家照顾骨折的母亲,丈夫劝她多出去走走:“(没有工作)赚不到钞票,有健康就是省钞票。”她在家附近的复兴公园里迷上了打太极拳。黄天炯回忆,那时打拳的几乎都是退休老人,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属于凤毛麟角。再后来,她参加了社区工作,舞剑弄扇、打拳学操,“现学现卖”地带领社区居民填补健身团队空白,她也成了文体骨干。

  15年弹指一挥间,每天清晨健身2小时成了黄天炯雷打不动的行程,她扎根复兴公园,“徒子徒孙”日益壮大。大家羡慕她:“黄老师,这么多年,你一点都不老啊!”

  装备变化 从被面制衣到电脑刻录

  从1999年起,黄天炯业余时间尝试在服装、头饰和妆容上自学成才。开始时,她用大家捐出的“线梯”被面,凭一双巧手制作出鲜亮的藏族舞行头;后来,从电视上录像,借鉴舞蹈动作和演员头饰;如今,化妆已经是表演团队的“必修课”,胭脂眼影、粘假睫毛,人人都驾轻就熟。最近五年,黄天炯开始“触电”,从简单的文字输入、上网浏览起步,现在学会了用Photoshop制作图片和用“绘声绘影”处理视频。

  活到老,学到老,健身活动让黄阿姨越活越年轻,越时尚。近日,为庆祝国庆,社区各类文体团队以一天两场演出的频率在文化中心上演,当有团队配乐卡带无法使用时,又是这个黄老师搜索到软件,成功把磁带声音转刻录为CD,解决难题。

  目前,上海全市像黄天炯这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2000余人,黄阿姨很自豪,“这说明国家强了,老百姓日子好了。”

  本报记者 俞剑

  

(责任编辑:丁伟峰)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