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民:我书上讲的都是有证据的事实
谈审计风波:我不怕审计
记者:您新书虽然没有提及那些事件涉及的人名,但是读者看后心里都很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袁伟民:历史有些遮蔽的地方,说出来,能给今后的人有启示,但我不说,就没人说这个话了。
记者:书中对审计风波背后真相的阐述,你也没有提及姓名。现在,您怎么看这件事,对目前的审计制度,您怎么看?
袁伟民:我不欠什么东西,有些东西到底怎么样了,我自己清楚,审计风波是有关部门工作的失误,哪个部门没失误啊?我自己也有,对此不做评论,我对审计很欢迎,审计在现阶段非常需要,中国没有审计问题更多。审计独立是为中国保驾护航,我很欢迎,包括对我个人的审计,我对我自己,很清楚,我不怕审计。
记者:在出征悉尼前被戴上“挪用资金”的帽子,压力一定很大。
袁伟民:都说我盖腐败楼,当时我还要带队去悉尼,国外怎么看中国奥委会?我还没带队出征呢,你想想,会有什么压力?书里都没有写那些压力,告诉大家真相,我没有丝毫其他意思,新中国体育60年,我干了47年,天天想的是中国体育又好又快还能健康朝前走,我半个世纪体育人生不碰到坎坷是不可能的。
谈“兴奋剂”事件:最艰难的时刻
记者:您觉得在您运动员、指导员、官员的人生中,遇到最大的坎坷是什么?
袁伟民: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个坎儿,也是考验,但后来还是坏事变好事,查出兴奋剂后,国际舆论都来了,我们就做出了决策,把坏事变好事。但是做出决策的过程中,我没在脸上表现过,大家都看不出来我的艰难,都往肚子里咽下去了,书里没有完全写,不好写。
记者:您是一个善于控制情绪的人。
袁伟民:该表达我一定会表达,但我能控制自己,也能当演员,队员再火再闹,我不跟她吵,因为我是教练,她是学生,我跟她吵我跟她一样了,等她安静下来了,对不起,我该发脾气了。
记者:说到队员,您能评价一下最近曝光率很高的郎平吗?
袁伟民:嘿,不要在这个场合让我评价郎平么,人家现在名声大振,我说她好得不行,她现在也不需要,还需要我说她吗?说不好的,你们发出来了,她回头要找我算账。咱们下来悄悄说。
谈中国足球:一个人差了就可以唾弃他吗?不合适
记者:看您书上关于足球的时候,用了“遗憾”的字眼,作为曾经的中国足协主席,您能说说对现在中国足球总是被大家唾弃的看法吗?
袁伟民:足球是我一个心病 ,我很想搞好,但是人的能力有限,我同时有这么多事,就是挖空心思也不一定搞好。中国足球为什么不好?所有人都可以攻击它,它确实也不争气,但是,一个人差了,就可以唾弃他吗?不合适。如果对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说?家里有个残疾孩子,表现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肉啊!是啊,又恨又爱,是啊,恨铁不成钢。但社会该怎么对待这个问题?有些事情是恶性循环,外界舆论成天说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你就没信心了;明天打好了,又捧到天上了,足球不好,不是哪个人的责任,都得全面提高素质。氛围很重要,你可能没有尝到这种氛围,你站在几万人的场地上,大家都喊“×××下课!×××下课!”双腿就不灵啦,运动员,你能怪他吗,方方面面都有责任,现在需要综合治理了。
谈金牌:不能搞唯金牌论
记者:现在,大家对金牌的重视已经超出了应有的界限,您对我们的“体育强国”称谓抱怎样的态度?
袁伟民:北京奥运会已经名列金牌榜榜首,我们是金牌大户,但靠多拿金牌证明中国人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已完成,现在是最好的机遇,群众体育上去了,才能出现人才群。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体育强国”,竞技体育的成绩只是一个方面,要看建立在体育人口基础上、影响大的基础项目和集体球类项目,如田径、游泳、三大球等,在此方面我们与体育强国美国还差得很远。
记者:现在大家都盯着金牌。
袁伟民:拿金牌当政绩,好像银牌、铜牌都不算,20块银牌铜牌不如一块金牌,铜牌怎么就不值钱,怎么就低几等呢?这是不懂体育,需要不断来改变,我希望你们多写深层次分析,引导大家什么是正确的体育观、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不能搞唯金牌论,这样下去肯定走到相反方向去。
谈教练精髓和领导艺术:沟通
记者:您当教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袁伟民:秘诀是做到有什么说什么,父亲母亲你怕谁?你要怕谁,你有话不会跟他说。第一条,沟通,得到共识,知道应该怎么做。和队员有什么都说,不说,带到球场上,教练员再有本事都没用;第二,交流时抓住主要矛盾,点到要害,你说对了,他对你信服。我在这一点下的工夫,比技术下的心思多,一看队员的样子,就知道他想什么,几次下来,他就服你了,你指挥就有用。如果你的办法是上策,但是他不全力以赴,就是中策,相反,你的办法是中策,但他信你、服你,结果发挥好了,就成了上策,就是这个道理。本报特派南京记者 狄蕊红
本报南京讯(记者 狄蕊红)昨日上午,数年没有公开露面的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出现在了南京凤凰书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我心里很爽。”
新书《袁伟民与体坛风云》昨日正式首发,从“人间蒸发”5年之久的袁伟民神采奕奕地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这位见证新中国体育事业47年的英雄式人物将自己的戎马生涯集结成书的时候,自然少不了鲜为人知的内幕。
昨日,除了当年他执教的“三连冠”女排队员陈招娣和当地领导外,全国各路媒体闻风赶到南京,书中的内容又会引起不小的波澜。
这本书最爆炸的还是很多从未公开过的体坛“内情”。
袁伟民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一定要把事实的真相告诉大家,让后来的人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对北京申奥遭遇的巨大分歧、国家体育总局审计风波所牵扯到的关键人物,书里都没有指名道姓,但翻阅过书内容的人还是猜到了所指。对此,袁伟民仍然强调,只是将被遮蔽的历史真相还原给大家,不是针对某个人物。
袁伟民说,在2004年底离职后,他不断接到媒体的采访邀请和出版社的出书邀请,这些全部被他拒绝了。北京奥运会也没有见到袁伟民的身影,直到去年奥运会之后,他才同意出书。《袁伟民与体坛风云》的作者署名为远山,记者了解到,这是一个团队的合称,这本书根据他的口述和资料整理而成,并引用了很多他的口述内容。
“我冷静了五年,认真思考总结。要出书一定要讲真话。”
新书三大看点
看点一
北京申奥背后:令人困惑的事
揭秘点:国际奥委会某资深的中国委员与中国体育总局高层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发出了不一致的声音。
2001年,在莫斯科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申办城市和新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竞选上,北京奥申委制定了“合纵连横”策略,就是要通过中国对罗格的支持,换取欧洲委员对北京的支持。
第一次出乎意料的事发生在2001年3月2日。有人告诉袁伟民,从来自境外信息获悉,一位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已推荐金云龙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袁伟民立即将此信息告诉了时任北京申奥领导小组副组长、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贾庆林、刘淇和奥申委其他领导都感到吃惊,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天下午就立即召开奥申委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请这位资深委员讲明情况。他承认有这个事实,但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避免此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消除罗格和欧洲委员们的误会,奥申委商量了一个紧急补救措施:请这位资深委员马上再推荐第二个新主席候选人罗格。由于后来这位资深委员又按要求推荐了第二个主席候选人罗格,所以此事就这样过去了。
但在北京成功竞选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国际奥委会投票产生新主席时,这位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依然还是没有投罗格的票而投了金云龙。
看点二铁腕处理兴奋剂事件
揭秘点:袁伟民拒绝了某省副省长重查的要求
悉尼奥运会前,国家体育总局对中国的参赛运动员进行了“飞行血检”,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紧急会议,宣布体育总局已决定所有血检超标的中国运动员均不得参加悉尼奥运会。
受这项决定影响最大的是人们所熟知的某省女子中长跑队,其获得奥运会参赛权的7名队员中,有6人被证实使用了兴奋剂或者有强烈的使用兴奋剂嫌疑。
在收到国家体育总局向国务院汇报“血检超标”事件的报告的同时,一位国务院领导人也收到了该省一位负责人的一封信,要求对运动员再进行一次血检,以便让该省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重新获得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的机会。
袁伟民不同意。可是,某省领导不断地给他打电话,要求给机会“重查”。该省的一位副书记和一位副省长,还有体育局局长专程来京找到袁伟民,为此,安排了一个座谈会,总局领导都出席了,谈了两个小时。
但是不管袁伟民如何耐心地做说服工作,他们仍然不断在做工作,尤其是努力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要求重查一次。一位上级领导在9月6日和7日晚两次给袁伟民打电话,一次40分钟,一次45分钟,潜台词都是转达有关方面希望“高抬贵手”。
袁伟民顶住了各方面压力,坚持不重新进行血检。他当时心想:大不了从悉尼回来我不干这个局长了!
看点三沸沸扬扬的审计风波真相
揭秘点:中国奥委会的账户上既没有财政专项拨款,也没有其他有专项用途的“专项资金”,只有市场开发积余的钱。
2004年6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中,都播出了一条重大新闻: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关于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条新闻重点披露了“1999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专项资金1.31亿元,其中用于建设职工住宅小区1.09亿元。”引来了境外媒体大炒作。
袁伟民分析说:“问题出在审计署公布的报告中,把我们建房动用的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积余的钱,误定性为动用了中国奥委会专项资金,多了‘专项’这两个字,这就使问题性质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中国奥委会的账户上既没有财政专项拨款,也没有其他有专项用途的“专项资金”,只有市场开发积余的钱,这些钱是十多年来各单项协会和中国奥委会进行市场开发积累下来的,主要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运动员、运动队做广告所得,以及参加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和国际单项协会组织的比赛和大奖赛的分成,因为当时没有相关的分配政策,所以广告费和奖金也没分掉,其中还包括他当教练时带领中国女排打比赛分得的钱和中国女排做广告的钱在内呢!这些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积累的钱,都是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工作者艰苦拼搏的血汗钱。取之于他们、用之于他们,应该说也算合理。 综合 E1〇
袁伟民简介
生于1939年7月,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1958年进江苏省男子排球队。1962年入选国家男子排球队,任主力二传。
退役后,出任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指挥中国女子排球队,分别于1981、1982和1984年,历史性地取得第3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冠军,使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上首次取得“大满贯”、“三连冠”的历史性突破。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员奖。他所带领的这支队伍所创导的女排拼搏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1984年起历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全国体总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国排协主席。袁伟民是我国体育史上第一位由运动员、教练员出身的体育最高级官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