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意甲联赛曾被冠以“小世界杯”美名,原因就在于他们当时汇集了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超级球星,并由这些巨星组成了多支足以在欧洲称王的顶尖球队。现在,意甲球队对欧洲的统治早已不复存在,但意甲联赛的外籍球星却仍然越来越多,本土球星反而几乎成了意甲的少数民族。
233,这个数字是本赛季在意甲效力的外籍球员总数,这其中还不包括卡莫拉内西这样虽然在阿根廷生长,但却选择为意大利国家队效力的“本土球员”。而就在不久之前——甚至不用回到黑白电影的年代,1995/96赛季,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联赛也不过只有67名外援,几乎只有现在的1/4。巴普蒂斯塔就是那个时代意甲外援的代表。
这巨大的变化都是因为那名叫博斯曼的比利时人。1995年12月15日,博斯曼法案的生效彻底颠覆了之前欧洲足球世界的规则,意甲也因此受到了巨大冲击。在那之前,意甲只允许每支球队同时拥有5名外援,其中在同一场比赛中只能派3名出场。但博斯曼法案却规定不得限制欧盟国球员的数量,因此“欧盟国家外援”开始大量涌入五大联赛,其中自然也包括意甲。虽然博斯曼法案并不保护非欧盟国家的球员,但因为历史原因,太多的拉美和非洲球员可以轻松得到一张欧盟国家的护照,因此根本无法阻挡这些曾经被欧洲统治过的国家在足球领域反攻欧罗巴。
这个现象在意甲体现得非常明显。目前在意甲效力的233名外援当中,绝大多数都来自与意大利有极深渊源的南美洲。其中阿根廷外援人数达到了42名,是亚平宁半岛上最大的外援群体;紧随阿根廷之后的是巴西,桑巴军团也有39人在意甲效力;与意大利接壤的法国在意甲势力也不小,法国帮人数为15人;在法国之后又是南美帮,共有14名乌拉圭球员在意甲淘金;均为意甲贡献了8名球员的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也算得上是大帮派。
上世纪,瑞典铁三角、德国三驾马车和荷兰三剑客等组合都曾在意甲叱咤风云,但现在这些欧盟国家的球员却反而鲜有在意甲成功的了。尤其是德国,如今在意甲只剩下萨维奥一根独苗,而他其实还是一名乌干达球员,只不过拿着德国护照而已。21世纪初,土耳其球员也曾大举入侵意甲,但现在却已经走得一个不剩。在意甲还有其他几个稀有民族,美国人、日本人、几内亚人、澳大利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各只有1名。
而在意甲各支球队中,外援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国际米兰,蓝黑军团的一线队中共有22名外援,不负国际之名;相反意大利球员却只有5名,本土球员彻底成为少数派。意甲外援人数排在第二的球队有些令人意外,竟然是拥有18名外援的乌迪内斯而非其他几大豪门。不过考虑到乌迪内斯很擅长从其他联赛引进半成品进行再加工,这个排名其实也算合理。外援第三多的意甲是罗马,17名外援只比乌迪内斯少1人。而尤文图斯和AC米兰的外援人数则分别“只”有12人和10人,加起来刚好与国际米兰相等。比较有意思的是卡塔尼亚,西西里岛有14名外援,其中竟然有10人来自阿根廷,是比国际米兰更名副其实的阿根廷人大本营。
(搜狐体育 马志尼)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