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晶报济南专电 特派首席记者 吴邦
自从退役之后,容志行一直很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是昨晚在济南,这位61岁的老人欣然接受了晶报记者的专访,畅谈当年的“志行风格”和中国足球的现状与未来等话题。
受总书记接见实在太激动
晶报:您作为中国足球的代表获得中央领导的接见,请您介绍一下当时的过程。
容志行:10月16日上午,我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了新中国体育60年辉煌成就展。当天下午两点多,我和其他同志来到指定的休息室,在下午3点40分左右来到接受中央领导接见的会场。包括我在内的28位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站在会场第一排,后面还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
胡总书记走到我身前时,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介绍说,这位是原来中国足球队的老队员容志行同志。胡总书记握着我的手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总书记还跟我简单谈了几句,不过我当时实在是太激动,现在几乎记不清其他的细节了。
晶报:这次接见结束后,您有什么感慨?
容志行:十分感谢总书记关心中国足球。我能参加这次接见,心情是既激动、兴奋,又有一些尴尬。激动和兴奋的原因,是我能够获得这么一个巨大的荣誉;尴尬呢,是因为我身边站的不是奥运冠军,就是世界冠军,而我自己连个亚洲冠军都没获得过,心里有些惭愧。跟那些冠军相比,我算什么呢?
中国球员最缺技术
晶报:您至今仍然担任中国足协副主席一职。通过观看十一运会的足球比赛,您有什么感触?
容志行:我今天傍晚刚刚从潍坊赛场赶回济南,在潍坊看了广东女足与河北女足的比赛。之前,我也观看了男足甲组和乙组的不少比赛。通过实地观赛,我感觉现在这些孩子的足球技术基础太差了。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扭转这种局面,我预测未来十年之后,中国足球水平还是不会得到提高。
晶报:足球是一项万人瞩目的运动,中国足球水平总是上不去,您觉得问题到底在哪里?
容志行:中国足球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青少年时期的基础没打好,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是现在球员的培养主要依赖各职业俱乐部,但大多数俱乐部只重视一线队伍,二、三线队伍很少去好好抓;二是青少年队教练的水平需要提高,要想打好基础,就要找好的教练。说实话,现在许多基层教练的水平实在太低。
总而言之,解决中国足球的最好办法还是从娃娃抓起,增大我们的足球人口,通过普及带动提高。但是从娃娃抓起又必须有实际行动,需要我们把大量的高水平教练员派到基层去抓普及工作,只有把基础夯实了,才会有转机。
晶报:从技战术的角度上看,现在的中国足球运动员有什么不足之处?
容志行:我认为现在中国足球运动员最缺的就是技术。这里说的技术,包括了足球意识以及用脑子踢球的技术。现在我们有的球员把球传出去了,但球传得不到位,在触球位置、力量、力度、时机上的把握都欠火候。中国足球目前差的还有意识。足球意识这个事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只能靠球员的悟性,在一个良好的足球氛围中去体会。
“志行风格”只是外界对我的一种评价,我始终只是名普通的足球工作者。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在场上始终是尊重裁判、顾全大局;尊重对手、强调体育风格;尊重队友、重视合作。
——容志行
“志行风格”的由来
从1979年起,容志行已连续三年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而在1981年,他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2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杯附加赛上,人们看到了国家队队长容志行的精彩表现:4∶2破朝鲜,四球中他助攻其三;3∶0大败科威特,他拖着刚缝了十几针、被纱布裹得密密麻麻的小腿上阵,并首开记录,下场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致敬,高呼“祖国感谢你,人民感谢你”。
这一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当时,全国许多城市的群众自发结队游行,欢呼“振兴中华”的口号,容志行也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体育道德,被誉为“志行风格”,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全国各行各业所发扬光大。
我只是普通的足球工作者
晶报: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志行风格”深深鼓舞了中国体育界,时至今日仍然很有感召力。一直以来,您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您本人是如何理解“志行风格”的?
容志行:“志行风格”只是外界对我的一种评价,我始终只是名普通的足球工作者。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在场上始终是尊重裁判、顾全大局;尊重对手、强调体育风格;尊重队友、重视合作。
晶报:新中国体育经过60年的磨砺,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您作为一位老体育工作者,对此有何感触?
容志行:我的感触很深,我为新中国体育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列金牌榜首位,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但是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中国男足和女足的表现都不好,作为一名足球工作者,我感受到巨大压力。虽然我们的足球水平在全世界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我认为中国足球一定能搞起来。
希望看到中国足球腾飞
晶报:退休之后的这些年您主要在忙些什么?
容志行:我去年已经在深圳办理了退休手续。现在只要有空,我经常到一些学校去看孩子们踢球,辅导他们做一些基础动作。我很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足球的腾飞。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竭力做些足球普及工作。
我们的一些老足球工作者发起成立了广东万力名人足球俱乐部,得到曾雪麟、苏永舜、冼迪雄、古广明、池明华等人的响应,旨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努力培养广东足球后备力量,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为广东足球做基础帮扶工作。我们的目标是用10年时间,在全省100所学校,发展1000名足球教练,建立10000支足球队。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