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学增
25日上午,记者接到赛会新闻部门的群发短信:15时到田径赛分新闻中心领取采访证件,原因是当晚刘翔将出现在男子110米栏决赛场地。根据昨天经验,或许现在去排队都有些晚矣。
昨晚是刘翔参加男子110米栏预赛的日子。
有的同行没吃午饭就去排队了,排的队伍已经折了两个来回。因为等待的时间太长,同行们急中生智——拿记者休息区的椅子去排队,上面放上采访证件。这也成了新闻中心一景。
今天情景再现,排的队伍似乎更加庞大。据了解,赛会今天共发放了100张文字证件和100张新闻发布会证件,考虑到媒体数量众多,新闻发布会的证件也是一家媒体一张。这远远不能满足媒体的需求。在刘翔比赛结束后,已经有上百名记者守候在混采区,与昨天一样,刘翔走出跑道后,先到央视的摄像机前接受了冬日娜的采访,随后在混采区停留了一下接受采访。之后,他套上了外套直接“跑”进了已经停在体育场看台通道处的商务车。他来赛场的时候,坐的也正是这辆车,这可以算是他的专车了。
刘翔上车后,车并没有马上离开,工作人员逐渐向商务车聚拢。于是,他们演变成了“记者”,他们为刘翔拍照,为见到了刘翔真人而激动。这些工作人员此刻已经完全成为了“追星族”,更是名副其实的“山寨记者”。他们之所以得天独厚,采访刘翔的机遇大大超过媒体,是因为安保非常严格。因为有刘翔的比赛,体育场增加了警力。除了各个路口都有大概七八名警察外,体育场边还有约20名身穿迷彩服、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这样高规格的安保措施,就是为了防止刘翔受到意外的骚扰。
日前,赛会为保障闭幕式排演和刘翔的比赛不受干扰而特意做出一个规定:24日和25日,奥体中心附近的主要街路经十路实行交通管制。
其实,此间的各路记者在刘翔未抵达济南时,就已经“疯”了。一些记者天天守候在机场;在刘翔进行赛前训练的场地外,记者们透着铁丝网进行拍摄,还高喊着与刘翔打招呼;一些记者还久久在刘翔下榻的宾馆前徘徊,随时准备混进宾馆采访刘翔,可以说,他们绞尽脑汁想办法,动用各种关系,以求接近刘翔。据说,央视田径记者成了“香饽饽”,一些记者欲通过她而达到接近刘翔的目的,或准备从她的嘴里掏出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令人吃惊的是,观众也“疯”了。有刘翔出场的24日和25日的田径赛门票被一抢而光,目前是一票难求。有的当地市民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有刘翔比赛的门票吗?
记者在24日晚的田径比赛场地上惊喜地发现,观众几乎都成了业余“摄影家”,或用傻瓜相机,或用手机拍照功能,不停地拍照,为能近距离欣赏飞人刘翔的真面目而欣喜不已。
如果说,此届全运会开幕式掀起了赛会的第一次高潮的话,那么刘翔的此次亮相则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当然,有人对记者们近于“疯狂”的表现表示不解。我不以为然。
新闻行里曾有“抓活鱼”之说,意思是记者要深入一线抓最新鲜的新闻。从这个角度上看,刘翔痊愈之后首次在国内最高水平的全运会上亮相,绝对是此届全运会赛场的最大新闻,各路记者蜂拥而上,趋之若鹜,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不良之举,个别同行难以接近刘翔便开始在屋里为其编故事,绯闻之类的也包括其中,说得活灵活现,想不信都不行。真假难辨,混淆视听,给刘翔造成诸多的负面影响。这种做法不可取,这种做法永远成不了主流,此风不可长。
瑕不掩瑜,同行们的敬业精神,还是值得每位新闻工作者学习的。
(本报济南25日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