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4日晚,十一运会游泳比赛在“东荷”游泳馆落下帷幕。中国游泳队总教练么正杰对于赛事组织、运动员表现、比赛成绩等各个方面都十分满意。游泳赛事圆满落幕的背后,是十一运会游泳竞委会为之付出的无数心血。
泳赛大堤安全“度汛”
“连续8 天的比赛,游泳竞委会全体人员如箭在弦上,在压力中细致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游泳赛事组织服务任务。” 24 日晚上,看着游泳馆里运动员退出赛场,竞委会副主任、济南市水利局局长孟庆斌动情地说。
据介绍,游泳竞委会是 6月2日成立的,以济南市水利局人员为主体,下设办公室、竞赛处、 场地器材处、颁奖礼仪处、后勤接待处等12 个处室、204 人,全权负责游泳比赛组织及对外宣传、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等工作,并组建了竞赛、场馆、服务、安保四个运行团队。
在冲刺阶段,全体工作人员进入游泳馆集中办公,衔接细化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编印各种服务材料,与志愿者对接,全面检查竞赛器材、功能用房、设施设备等,制定颁奖程序,组织拉拉队,组织赛前模拟演练。
在竞赛阶段,各项工作更是缜密,比如现场解说,播放观赛须知,运动员进出赛场通道和教练员指导区域的引导;安排好内场媒体工作范围、现场直播机位、录播人员引导;对赛场及观众席整理;贵宾接待、主席台安排、颁奖嘉宾邀请,颁奖程序安排;观众席安保;观众进场、退场引导等等。
“ 竞委会的工作就像是水利上的防汛抢险,眼下游泳比赛这条大堤安全‘度汛’,真的让人很欣慰!“孟庆斌如是说。
看不见的拉拉队
比赛中,游泳竞委会有一张工作时间表,每一名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 18 个小时以上。
场地器材处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天晚上比赛结束,整理好赛场就到了 12 点左右,回到家要夜里1 点,而每天必须早上6 点赶到赛场。他们中有的人家里老人突发疾病却不能到医院陪护;有的不能接送年幼的孩子;特别是一位工作人员,在早上临上班时3 岁的孩子突然抽搐,他妻子陪孩子去医院急救,自己准时来到了赛场。
竞委会工作人员在竭尽全力做好工作的同时,不断琢磨新点子。游泳运动员所住的全运村是新房子,万一出现电路、水管出现问题怎么办,他们想出了一个个解决办法;游泳不同于其他比赛项目,有的参赛队要提前半小时用餐,有的参赛队要赛后延时用餐,经他们协调,在全运村居住的游泳运动员每天晚上的就餐时间定在5:00至9:30;东方大厦住着 159名裁判、技术官员等,有的年龄已70岁,为让他们吃上可口的饭菜,他们每天准备了8 套菜谱供选择;晚上气温凉,有的运动员不愿喝瓶装矿泉水,他们就一壶一壶地送开水。
香港游泳代表队参加完规定比赛后22日回港,临行前他们做了一面锦旗送到游泳竞委会。该队领队说,你们的服务太周到了,运动员想到的和没想到的,你们都办到了,吃、住、行、练让我们非常满意。他们这是第一次在参赛中为服务者送锦旗。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游泳部部长袁昊然说,此次的全运会游泳比赛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不仅打破了多项纪录,运动员的后勤保障也是最好的。服务人员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温暖的笑脸,真正为运动员加了油,鼓了劲,是一支看不见的拉拉队。
“记者部落”很温馨
走进游泳馆内 400 多平方米的记者工作室,只见这里有内设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电脑等,写稿发稿设备一应俱全。另外还有密码储物柜,服务台,饮料、水果、小食品等可随时免费取用。这里还有一块公告板,每天上面都贴出比赛成绩、天气预报、失物招领等。更让大家感到温暖的是,这里随时提供备用工作餐,不用担心错过开饭时间而挨饿。
竞委会新闻宣传处处长姜爱华说,有100多家媒体的 300 多名记者报道游泳比赛,为了给记者们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在每个服务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细致周到、灵活协调,记者的工作很辛苦,写稿压力也很大,我们的服务就是要让他们轻松一些。
新华社一位记者说,每场比赛结束,他来到记者工作室,服务人员会及时把最后确定的比赛成绩贴在公告板上,并热情地问还需要什么信息。写完稿,吃了夜宵离开时,工作人员又问有什么意见,哪些地方不满意。游泳赛场的服务真是不错,这个“记者部落”很温馨。
游泳比赛场场精彩,记录一项一项被刷新,让一直在游泳馆进行解说的央视体育主播韩乔生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济南的伙食好,不仅运动员都吃得饱吃得好,记者们也受到了特别的关照。他参加的运动会数不胜数,此次全运的后勤服务可谓是一流的。韩乔生认真地说:“运动员和媒体记者在这里都生活得非常愉快,相信这将是一届让人难忘的全运会。”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