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全运会人已散去,但曲未终了。肯定和赞美全运会的文章已是洋洋洒洒,作为一个采访和经历了多届全运会的老体育记者,不想重复溢美之词,只想提出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说明全运会必须改革,方能与时俱进。
全运会必须“瘦身”
山东省承办的第11届全运会,确实创出了不少“之最”。但是,这届全运会堪称是一届马拉松全运会,如果从1月的冰雪项目开赛算起至闭幕,长达10个月。如果从4月在山东地面上产生金牌算起至闭幕,整整半年。这样的赛期是不是太长了?山东省17个城市都有比赛,山东省各地的体育及配套设施有了一个大发展,但是却太分散了。到开幕式那天,已经决出了104块金牌,再加上赛区分散,济南作为主赛场已经没了气势。这届全运会的规模也太大了,33个大项362枚金牌,光运动员就有11000人,再加上其他与会的人员4万名,规模简直超过奥运会了。奥运会都在“瘦身”,而我们的全运会却在增肥。要知道全运会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难道不心疼吗?
全运会必须净化
竞技场上美是主流,但不能忽视丑行。历届全运会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本届全运会也不例外,且丑行有愈演愈烈之势。不是吗?服用兴奋剂、追打裁判、无端退赛、虚报年龄、打假球、故意“剐蹭”、飞掷现金……不必一一例举,丑行虽是少数人所为,但影响极坏。有人说“全运会是个名利场”似有些过分,但每块金牌确实与体育官员、教练员、运动员的利益紧密相关。这就难免一些人追名逐利,铤而走险。赛场上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公正,但不能失去相对的公平、公正。竞技场上比的是实力,而不是算计人的卑鄙伎俩。上述一些丑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艺儿,但为什么屡禁不止呢?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民众该怎样看待全运会呢?
全运会必须改革
上述丑行的发生与一些人价值观有关,但也与全运会赛制的滞后有很大关系。比如双计牌双计分,不仅复杂且自欺欺人。再比如协议交流,当初本意是体育强省扶植体育不发达的西北地区,但如今却变成了“富帮富”,结果是进一步拉大了各省市之间的差距,且使比赛失去了公平竞争。全运会既然是以地域划分的,交流就该有个限制。不限制的后果是交流变成了交易。交易多了,铜臭味自然就多。体育竞技有赢就有输,重在参与。全运会不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化改革,就达不到提高竞技水平,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健儿取得的辉煌战绩,已经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金牌大户,现在应该把体育工作的重点转向全民健身。而全运会的深化改革就应朝着这个方向转型,使“全民全运”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再是句口号。本报记者 孙保生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