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的争议,到了最后结束时也没停止。
绿城没能阻击迎合了更会打顺风球的国安队的夺冠。这个时候抱怨别人没有在关键时刻就像自己去年救别人一样地救自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个话题不现实,也上不了台面。
在台面上可以说的,倒是中国足协再一次制造了一个乌龙。
中超这一年单从上座率看,是有所企稳并反弹,尤其是国安最后一个主场,球迷竟然支起了帐篷排队买票。这火爆的场合即使加上甲A,也已经是好多年不见了。但是,这仅有的一次,代表不了中超的主流。
中超的主流是什么?依然是疑云重重。国安夺冠,冠以“被”;深圳保级,亦称有“关系”。其间许多轮比赛,都可以找出一二三四的问题来。中超最后几轮争冠与保级战,更可以写出一本跌岩起伏扣人心弦的小说了。没有人会相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激情碰撞中产出。于是,疑似“消极比赛”的人不断被俱乐部检索出来,最高潮就是申花俱乐部让杜威“一停”。被怀疑消极比赛的球员最终应该有说法,而这显然又不是一家俱乐部能够独立完成,这倒是需要大家(包括足协)帮衬的。
申花俱乐部朱骏终于说出“有人接,我就撤”的话。这位一直孤独而又是勇敢地站在“所有第一线”的投资人,之前一直为手中掌握的两个矛盾人物而费思量。最后作出两个决定是:放走水货巴尔克斯,坚定信任贾秀全。有趣的是申花今年的中超轨迹,包括中超今年的最后名次,竟也是拜朱老板重要决定所赐。在申花待不住的三位洋将,一位成了国安夺冠的决定性人物,一个成了深圳保级的决定性人物,并与另一位并列中超最佳射手。巴尔克斯、拉米雷斯和马丁,让申花胸闷的3个人。
申花这3位洋将的处理,从方式上不应该视作是某一两个人看走眼的问题,而应该从俱乐部相应的工作程序上去寻找原因,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是一个制度的设计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并非申花独有。在中超俱乐部,水货和换水货的事情一再地发生,造成的结果是重复的资金浪费。
动荡的中超一直不能给中国足球带来好的消息,基础的日益弱化导致国家队的排名已经列入亚洲三流。这也引起了对举国体制对专业足球无限怀念的一些人的愤怒。重启“举国”的呼声日盛一日。如果我们把开展足球运动的最终目的,只是放在冲亚洲、走世界,摘金夺银,那么搞职业足球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因为这两者的理念本来就格格不入。
听说足球的代表大会将召开,而如此种种问题,却不是一个正式的会议上能够解决的。建议在正会之前,足协召开一个“三国四方会议”,俱乐部,教练,球员,赞助商,包括媒体的代表(当然,赌球集团的人士是禁止入内的)都坐在一起,把这个游戏的规则好好议论一下,台面下的事情在这个非正式的会议上摆到台面上来论理一番:为什么老板总觉得自己投了钱还被人骗,为什么球员总觉得自己比不上民工,为什么足协总觉得自己被人骂?为什么赞助商总觉得自己吃了亏?
经过这么一番“务虚”,理出思路,探出彼此照顾利益的妥协办法,然后再上台面开正式的大会,这样代表大会,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大会,才可能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才可能对足球的发展有帮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