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波
近期的足坛“抓赌打假”事件,成了舆论界的一大焦点。许多热切盼望中国足球能够革除积弊、脱胎换骨的球迷和媒体认为,“这次终于要动真格的了”,开始大声地为此鼓与呼。这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继2001年“打假扫黑”之后,又一次掀起的具有全国规模和影响的足坛反腐风暴。
8年前后这两场反腐风暴,有颇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深入分析这些相似和不同,应该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如今这场风暴的走向,判断此次“抓赌打假”究竟是上次“打假扫黑”的翻版,还是崭新的一页。
先说不同。这是舆论对此次风暴之结局比上次更有信心的主要依据。
一是上次风暴由俱乐部引发,几乎始终在足球圈内折腾,直到龚建平被逮捕判刑,总算是有了“司法介入”。而此次是司法首先介入,嫌疑人抓了好几个,“协助调查”者更传唤了几十个,媒体才发现和曝光。
众所周知,足球圈本身是没有调查和处理司法案件的权利、能力的,媒体的监督虽然必不可少,但也不可能代替司法介入。上次风暴的流产,直接原因,是俱乐部、足协无法找到“黑哨”受贿和“打假”的证据,龚建平之所以成为唯一的罪犯,就是因为他退回的那3万元贿金证据确凿,法院判他有罪太简单了。可是,这一回是司法首先介入,证据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是最近中央领导对足球高度关注,而在我们的体制之下,任何难题解决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便是有无这种关注。高层领导有话,“有关部门”必然要对此有个交代。上次风暴,这个条件是不具备的。中国足坛尽管积重难返,但种种劣迹、丑闻、罪行,其实都是最低层次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真查真管,没有查不出、管不了的案子。
再说相似。这是让人担心此次风暴最终仍难免“走过场”的主要理由。
一是此次风暴由于司法强势介入而看似前景光明,然而,我仔细查阅了“抓赌打假”事件披露以来各种媒体的报道,不难注意到,相关的报道量大声势更大,网民和球迷的热评更是铺天盖地,不过,实际的进展远不像舆论的爆炒那么突出。事件的起因是辽宁某地公安机关查处一起赌球案,带出辽宁、广州、四川、陕西等地足球圈内的某些人物。只是,除了中国足协发表声明对“抓赌打假”给予坚决支持之外,至今还没有更高级别人士表态,更没有司法部门包括“辽宁某地公安机关”的一句正式说法。不少媒体的报道来源单一,猜测的内容居多。也就是说,司法能够介入到何种程度,是单案了结便鸣金奏凯,还是将其视为“冰山一角”深究下去,不达目的绝不收兵,难说。
二是上次风暴的虎头蛇尾,于技术原因以外,更是在事件越查越深、牵涉的人越多、性质越复杂的大背景之下,怕“影响稳定”,导致中途夭折的。而在中国足坛,赌球是比裁判收黑钱更严重的恶疾,它与“假球”、“黑哨”和足坛甚至是整个体育界内外的种种黑幕一脉相承,陷进去的人更多,性质更恶劣、更复杂,影响肯定更大,对“稳定”的影响而言,已经不是一场“风暴”,而是“地震”了。那么,有关方面到底能不能下这个决心,一查到底?不好讲。
显然,我们期待除恶务尽,但是,对于实现这一期待依然满怀疑虑——— 毕竟有过8年前那次令人不堪回首的前车之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