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摔跤 > 赛事动态

北京有跤国际培训基地-访北京摔跤协会副秘书长

来源:新华社
2009年11月29日20:29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体育专电 题:北京宣武有个中国跤国际“培训基地”

    ——访北京摔跤协会副秘书长马建国

    新华社记者王俊璞

    这是一场“国际比赛”。只见甲左手抓乙右手腕一拉,乙机警地躲过;说时迟那时快,甲再抓住一拉,乙身体向后使劲,甲左手握乙右大臂,右腿伸到对方两腿间疾速外旋,同时向前一推,乙躲闪不及,被摔了个仰面朝天。

    乙是澳大利亚人,身体健壮,曾练过自由式摔跤,来华寻武林高手,听说中国也有摔跤,要领略一下。没想到,同样30多岁、胳膊远不如自己粗的中国人轻松获胜。他爬起来鞠躬,表示要上课。

    这一场景1998年出现在北京宣武体校,是马建国首次“接待”外国人。他摔倒对手用的是正面跤绊“大得合勒”。“得合勒”是蒙古语,意为勾,以身体重心高低分大小。

    马建国曾在什刹海体校跟随李宝如等前辈练跤,曾获四运会第四,还曾练过举重、健美等,但最迷中国跤。退役后到宣武体校任教,因跤艺高超,尊师重友,很快站住了脚。他开散打和跆拳道班授课,以此收入养跤,后来被选为北京摔跤协会副秘书长。他说:“中国跤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祖先留下的好东西应当传承、发展,介绍给世界。”多年来,马建国“身在跆营心在跤”,幸好得到体育局支持,老教练李宝如也欣然来传艺。

    记者采访中国跤比赛,多次与担任总裁判长的马建国接触,得知他那里成了国际“培训基地”。于是,最近专门请他讲了教外国人的故事。

    2000年,新西兰的迈克等3人来练。迈克毕业于北京一所体育院校武术系,练跤至今不辍。他与两位教练达成协议,一方免费教,一方将所学内容写成英文贴在网站上。迈克的网站早已开通,其基本功的火候已非比寻常。

    马建国与李宝如录制的《跟我学摔跤——每日一招》,2001年4月开始在央视《早安中国》节目中播出,每周一、三、五播15分钟,历时两年多,一频道《早晨》也播过多集。编导因此节目累计时间最长而获奖,但李老先生一句“不要钱”,让央视省了费用,却由马建国承担了餐饮等开销。

    付出时间、精力、经费,收获的是中国跤的传播。有些人包括外国人正是看了电视节目才找来练习的。

    中国戏曲学院几位外国留学生来了,有的练一年,有的练两年。

    还有成批来的,多的40多人。迈克也常带人来练,最多时20多人。

    巴西里约热内卢一位大学体育教师曾与台湾省跤手接触,很想与北京跤手过招。马建国让正在武汉体院上学的张江与他交手,张江两次用“披”摔服了他。“披”是过背摔动作之一,使对方腾空、直体翻转倒地,属得最高分3分的大动作。这位教师起身鞠躬后立即问训练费如何收。如今,他在里约教中国跤,他的妻子也跟着练。

    常来的外国人中,有德国汉堡的一男一女。他们各有一家俱乐部,教螳螂拳和散打,回去后都增加了中国跤,共60多人练。今年要请人去,马建国让张江去教了40多天,还赢了德国现役柔道冠军。汉堡警方已邀请张江去教一年。

    宣武体校还接待过法国中国跤协会交流团。团长袁祖谋率太极拳学员赴外地,跤手留京训练。中国跤发展管理委员会与教练马建国商定接待计划,除了定时训练,还与体校和首都体院队比赛,客人十分满意。此事成为牛街津津乐道的话题。

    马建国说,这些年来练的外国人约200人次,除上述几国的之外,还有美国、瑞士、荷兰、波兰等国的。每有新人来,他都送一件跤衣,一套《教你一招》光盘和一个书包。

    中国跤界,像马建国这样执著的大有人在,但能吸引众多外国人的,绝无仅有。除了中国跤本身的魅力,马建国有诀窍:先教一两个实用跤绊,引起学员兴趣,随后便是“以功带技”,即先练基本功,之后用于实战。

    近来宣武的中国跤班人气渐旺,还有几人上了大学,与中国跤目前的整体势头一样,正迅速提升。(完)2009/11/29 20:29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奔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