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经历了从假球到赌球的过程,之后演变成俱乐部参赌,甚至有的俱乐部放纵球员赌球,以此当做弥补球员收入少以及拖欠球员工资的一种补偿方式。
2003年和2004年,那是中国足坛赌球最为猖獗的年代,很多人在回忆那段时光的时候都充满着兴奋和苦涩。“初期的时候确实是过瘾,你知道吗,每轮差不多七八场比赛,基本上在赛前的时候都可以知道结果。那段时间,只要是参赌的,几乎都可以赚到钱。”一位退役球员日前讲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不过,当时人们的胆子还比较小,还不敢投注过大,所以赢的钱并不算很多。
可惜,这段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赌博公司也发现了其中的猫腻,他们开始出重金来买通球员。结果就造成了一些场次的比赛,一个球队内部竟然有两个帮派,有的人想要赢球,而有的人却想输球,因此在球场上就出现了前锋猛进球,后卫则不断漏球的现象。最终受益的只能是其中的一伙,这也就开始出现了赌自己球队也会输钱的情况。2004年,北方两支球队的一场比赛,初盘为主队让半球,后来一路飙升到主队让球半,显然是主队取胜的希望极大,大家都盛传裁判肯定会给主队一个点球。可就在开赛前20分钟,客队接到老板的命令,“这场球必须拿下。”结果,客队率先进球,主队依靠点球扳平,由于主队需要净胜两球才可以保证赢盘,他们“得逞”的希望已经不大。在最后时刻,客队再进一球,最终2:1取胜。据传,打进最后一个进球的队员在赛后哭了,原因是他也下了重注买了主队,可是眼看主队净胜两球无望,最后一球打进还可以帮他赚点获胜奖金,多少弥补点损失!
球员们打假球能够牟取暴利也被俱乐部看在眼里,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他们也只能严加防范,但力度不够。后来,允许球员打假球干脆变成了俱乐部弥补球员们收入少的一种方式。“我们的俱乐部经营困难,球员们挣得本来就少,而且还欠薪,所以有一些比赛,我们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时任一家老牌俱乐部的老总这样看待球员赌球。B11a记者范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