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CBA即将于12月19日揭幕。在大部分项目进入冬歇期的时候,CBA曾经是中国体坛“冬天里的一把火”,但这个冬天,CBA还能火得起来吗?
国家队惨败定下改革基调
2009年12月8日,对于中国男篮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在东亚运动会半决赛中以59比91负于韩国队,32分的分差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男篮在正式比赛中的最大负分差。在现场的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亲眼看到了这一切,赛后铁青着脸走了出去,没有接受任何采访。
信兰成今年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境遇了。在今年夏天的天津亚锦赛上,中国男篮不敌伊朗队,无缘亚锦赛冠军。在经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后,中国男篮迅速滑向低谷。
其实,中国篮球的危机,已经在过去几年的热闹辉煌中若隐若现。信兰成执掌篮管中心以来,一直在试图将一些尚未爆发的危机化解,对CBA也做了很多改革和尝试,但是,该还的终究要还,国家男篮的成绩已经将中国篮球的现状宣告天下。 一场惨败后起航的CBA,注定要经历一个不平凡的赛季——改革势在必行。
CBA告别“李元伟时代”
对于信兰成的改革,有人认为是对“李元伟时代”的反思。
其实这种否定从上赛季联赛结束后不久就已经开始。当时信兰成总结出CBA急需改革的8个弊端,被媒体称为“信八条”:CBA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基础较弱,强化了俱乐部、弱化了政府角色;目标设定不够明确,国内球员提高慢,高水平运动员少;职业化缺失;不正之风;联赛成本大;外援使用时间过长;赛制不科学;市场开发弱。
之后,信兰成还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主要表现为强调高举举国体制的大旗,让俱乐部兼受地方体育局监管;同时考虑到国家队的训练,缩短新赛季的赛程,改一周三赛为一周三赛和两周五赛相结合,且减少外援上场时间——
之所以如此改革,中国篮协似乎也是迫不得已:上赛季俱乐部的亏损已经严重影响了联赛的运营。2008—2009赛季CBA联赛除云南、上海队外,其它16支俱乐部共亏损1亿多元人民币,各俱乐部的平均赛季运行成本达到了2000万元,篮管中心用于支撑联赛费用达到5300多万元,已经超过篮管中心的经费预算。当时篮协的一些官员曾呼吁,缩减赛程、更改赛制、改变外援政策,降低运行成本。
除了经费问题,信兰成还将改革重点放在培养自己的后备人才方面,让更多的本土球员获得上场锻炼机会。CBA联赛新赛季与上赛季相比,从赛制、赛程,到外援的使用,都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本赛季取消了南北分区,且整个常规赛的赛程大大缩短,常规赛由上赛季的50轮减至本赛季的34轮,总场次为272场,上赛季则为450场。本赛季持续时间不到4个半月,与上赛季相比,少了近1个半月。在外援的使用上,也有了新的规定,由上赛季的不限制外援上场时间,变为2人4节6人次。
中国篮球必须重新“蓄力”
新赛季CBA联赛提出的主题是“蓄力”,根据篮管中心党委书记刘晓农的解释,所谓“蓄力”就是“要加强培养人才、不断提高水平,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厚积而薄发,推动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的确,现在的CBA既缺少有号召力的球星,也缺少让人眼亮的新人。
在CBA赛前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篮协还专门邀请了北京首钢男篮的小将吉喆代表所有运动员发言,而以前总是邀请王治郅这样的明星,这是一个信号。“这说明联赛开始重视我们这些年轻运动员,我们也希望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也希望自己能打出好的成绩,不辜负所有人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期望。”吉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赛季的CBA有更多年轻运动员注册参加,新赛季235名运动员中,34人新注册,平均年龄为22.9岁,25岁以下的175人,占75%(其中,20岁以下的有95人)。“由于外援上场时间受到限制,年轻球员会有更多的上场时间,CBA期待他们积蓄能量,提高实力,早日成为中国篮球新的力量。”刘晓农说。
尽管“蓄力”的出发点很好,但也有人担心,如此大规模的改革会让CBA联赛的职业化程度大受影响。一家俱乐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CBA需要各种规则的稳定性,不能总变来变去,新官上任三把火,这还何谈职业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种情况几乎在所有项目中都出现了,不只是男篮,女篮更明显。“仅仅大幅度改革联赛也未必能够解决问题,反而让联赛的影响力受到不小的打击,受制于地方体育局,也让俱乐部失去了更多的自主开发权。”该人士说。
信兰成不是“新官”,他掌管中国篮球的时间比李元伟还长。也许他考虑的不仅仅是联赛和俱乐部的利益,而是整个中国篮球。
记得去年岁末,在李元伟退休前夕,记者曾在专访时质疑过CBA的外援制度,他当时表示,好不好,他说了不算,要先试验一下再说。事实证明,大量外援的加入,确实增加了CBA的激烈程度,提高了收视率和关注度。
告别“李元伟时代”的CBA是否又好看,又能为中国篮球“蓄力”,我们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