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体操 > 体操动态

单项王非中国体操福音 世锦赛六金难掩整体困境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Lynn
2009年12月29日11:27

    搜狐体育讯 2009年是北京奥运之后的第一个比赛年,中国选手在这一年迎来了两个重大比赛,一个是国内的十一届全运会,一个是国际性的伦敦世锦赛。在十一届全运会上老将和新人的激烈争夺给了中国体操继续辉煌的希望,而伦敦世锦赛上6枚金牌的好成绩,同样是中国体操史上的第二个好成绩,不过辉煌成绩的背后有希望也有担忧。特别是男队全能亟需领军人,而在单项上的优势也有所下降。

  张宏涛、王冠寅、严明勇代表中国男队参加了伦敦世锦赛以及所有的世界杯系列赛,除了王冠寅在克罗地亚站的双杠决赛中失手外,三个小将基本囊括了所有比赛鞍马、双杠、吊环的金牌,这些显赫的战绩既是年轻小将头上的光环,也是阻挠他们进一步前进的重要的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体操联合会出台的新规则,新规则要求参加团体比赛的人数由6人缩减为5人,因此,从团体比赛队伍的人员配置来看,全能选手和多项选手要占据名单大半江山,而单项选手在队伍中所占的比重将有所下降。在今年一系列的比赛中摘金夺银的张宏涛、王冠寅、严明勇都是单项选手,尽管他们都在这一年成为了世界冠军,但是他们究竟能不能出现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赛场,乃至2010年世锦赛团体比赛的阵容之中,都是一个未知数。

  随着杨威的退役,中国男子全能在世界上独孤求败的局面也随之结束,以冯喆、滕海滨为代表的新一代全能选手,在全运会上表现出了良好的追逐态势,尽管对于他们的未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想具备杨威的能力和达到杨威水平,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目前中国队在男子全能的领域只能说具备奖牌能力,要去冲击金牌,选手的实力必须大幅度的提高,提高男子全能的水平不仅仅是应对新规则的需要,也是中国队继续辉煌的奠基石。中国男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大获全胜势必成为各支队伍追赶和超越的目标,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男子体操将面临世界各国选手的强烈冲击和挑战。

  从男子的各个项目发展状况来看,双杠上,目前最具实力的是王冠寅和冯喆,他们分别获得了世锦赛的冠军和全运会的冠军,具有的优势和李小鹏相比已经逐步缩小,王冠寅和冯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比赛能力上都要略逊于李小鹏。尽管目前双杠上仍具备整体优势,但个体优势有所减弱。跳马是目前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的项目,尽管这个项目曾经是中国队的传统强项,但是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状况,中国队已经连续几届世锦赛放弃了参加跳马比赛,有实力的选手已经捉襟见肘。

  自由操和单杠在上个周期就是中国队的弱项,尽管个人实力突出的邹凯在奥运会上获得了两金,在世锦赛上也斩获一金一银,但是中国队在这两个项目上并没有整体提升,从今年全运会来看,自由操和单杠的竞争并不激烈,邹凯轻松夺冠,除此之外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普遍使用转体等动作提高起评分,编排雷同,千人一面,如果说2008年采取这样的策略是为了缩小难度分的差距,但是距离伦敦奥运会还有3年的时间,这种短视的行为只会再一次加剧男子体操在这两个项目上的衰落。

  鞍马和吊环项目的现状比较相似,尽管这两个项目上中国队所向披靡,但是从能够参加团体比赛的选手的能力来考虑,在这两个项目上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加上这两个项目在运动员的身体要求上有冲突,很少有选手能在这两个项目上同时具备高水平,所以中国队目前在团体的排兵布阵上对于鞍马和吊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总体来说,中国男子体操队随着三位全能型老将的退役,实力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男子团体在世界上依旧是实力最强劲的队伍,只是优势在逐渐缩小,部分项目上出现了实力断层。男子个人全能,我们已经落后对手,因此摆在中国男子体操面前的路是艰辛和曲折的,北京奥运会的辉煌让大家对中国体操队有了更大的期望,因此作为“梦之队”的男子体操队必须经历巨大的磨练才能再次达到巅峰。

  
责任编辑:汀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