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请问广州亚运会的筹备工作2009年在哪些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许瑞生: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第一,广州亚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置体现了亚运会“广泛参与”的理念,体现了对亚洲传统体育文化的尊重。
42个竞赛大项中,有14个是具有浓郁亚洲特色的非奥运会项目。这些传统项目的设置,让亚洲各地区运动员广泛参与,也增加了综合性运动会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第二,亚运场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充分考虑到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充分考虑到这些亚运场馆赛后的使用,让亚运会的成果能够为广大市民所分享。
第三,广州亚运城不仅开创了亚运会非比赛场馆集约建设的新模式,而且对启动广州新城的建设、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具有战略意义。
第四,亚运品牌形象进一步建立,并和广州城市形象的传播共同推进。
广州亚运会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已趋完善,特别是广州亚运会会徽“五羊圣火”和吉祥物乐羊羊、亚运运动图标“火人”、亚运核心图形等,都将广州的标志性元素和亚运会的运动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第五,台湾岛内企业赞助广州亚运会。
台湾地区啤酒业的“龙头”台湾啤酒,成为广州亚运会啤酒合作伙伴。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将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沟通和了解。
第六,亚洲之路开创亚运推广新模式。
2008年11月12日~2009年11月12日,广州亚组委与亚奥理事会联合开展了“亚洲之路”海外大型推广活动。此项活动沿着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走访亚洲37个亚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此举开创了亚运会历史上国际传播的新形式,得到亚奥理事会各成员的高度评价。
第七,在亚运历史上,首次开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
2009年7月24日,广州亚组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联合举行媒体见面会,向亚洲和世界传递广州亚运会的理念。这是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5年成立以来,国际大型运动会首次与其开展合作。
第八,香港赛马会参与亚运马术场地建设,成为穗港合作的新范例。
需要强调的是,广州建立了首个获国际认可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这意味着从化亚运马场将成为内地唯一能举办有国外马匹参加比赛的场所,标志着内地的马匹检疫正式与世界标准接轨,为中国马术运动走向国际交流,踏出重要一步。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