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之后,作为中国男子体操队六大主力之一的陈一冰完全可以和黄旭、李小鹏、杨威等老队员一样选择功成身退,开启新的人生,但陈一冰却选择了留队。陈一冰很清楚,自己的这个选择无疑是一条前途未卜的荆棘之路,甚至可能令自己留下终身遗憾。但他无怨无悔,并做好了面对最糟结果的心理准备。他知道,当一份历史责任摆在自己面前时,自己绝无退缩之理。>>陈一冰能否续写辉煌?
新年伊始,一场小雪降临京城,这也许是一个好兆头,可以洗去陈一冰在过去一年的颓势,增强他对未来的信心。
坐在记者面前,陈一冰言语流畅、思维敏捷,展现了他少年老成的一面。作为中国男子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取7金的主力之一,陈一冰的成长经历与其他5名队员截然不同。他既不像黄旭、李小鹏、杨威、肖钦那样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甚至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就已成名,也不像邹凯那样是迅速崛起的新星。陈一冰是一名大器晚成的运动员,可能正是因为他经受的磨炼多,培养了他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心态,使得陈一冰在2009年10月的全运会之后正式成为新一届中国体操队男队队长。
取代老将黄旭成为队长,这对于陈一冰来说或许不只是一次荣升,而更像是临危受命。此时的中国体操男队,“小马王”肖钦去向不明,黄旭、李小鹏、杨威3名年届30岁的老将悉数退役。北京奥运会中国队六大主力损失过半,而一帮年轻队员尚不具备挑起大梁的足够能力。中国男子体操队正迅速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更危急的是,随着几员老将离去,全队的精神领袖顿时缺失,群龙无首的状态无疑将使得队伍的自信心遭受重创。
六大主力中,仅剩陈一冰和邹凯仍可能留守“阵地”。21岁的邹凯虽竞技水平高超,但年龄尚小,稚气未脱,难当重任。中国男子体操“掌门人”黄玉斌最终将目光锁定在陈一冰身上。
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男子团体和吊环两枚金牌的陈一冰,无疑已实现了一名体操运动员所能期待的最高成就。实际上,从陈一冰已经26岁的年龄看,选择退役也合情合理,国家队应不会阻拦。不过,一个现实问题已经愈发突出,几名老将的集体离去令中国体操男队的整体实力飞速下滑,人才危机已经显现。
黄玉斌在这个时候找到了陈一冰,希望他暂时不要退役,而是以一名老队员的身份继续留在队中,发挥稳定军心和担当精神领袖的职责。同时,黄玉斌也鼓励陈一冰要对自己的竞技状态有信心,“你完全可以再拼一届奥运会”。
面对恩师的挽留和对中国体操队发自内心的牵挂,陈一冰愿意暂时搁置个人的荣辱得失,肩负起协助中国体操男队顺利完成新老交接的历史责任。
不过,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于陈一冰来说却颇为不顺,他在全运会、世锦赛等大赛上屡屡失利。陈一冰知道,小队员的迅速成长无疑对自己构成了巨大威胁,而另一方面,自己的巅峰期已过也是不争的事实。
有时候,陈一冰十分渴望自己能够年轻几岁,这样的话,纵然中国体操男队因为新人尚不够成熟而无法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续写辉煌,自己还有可能和年轻队友继续磨炼,寄希望于2016年奥运会。不过,陈一冰马上就27岁了,即使能够代表中国队出现在伦敦奥运会赛场,也将是29岁高龄——这已是黄旭、杨威、李小鹏这批“黄金一代”运动员的退役底限。
这样的顾虑曾让陈一冰一度想要退缩,很显然,任何一个曾经无限荣光的运动员都不愿想象自己可能会以一种黯然的方式告别运动生涯。
但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陈一冰终于看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只要中国体操男队新一代运动员的成长能够因自己的“传帮带”而受益,自己的价值就得到了实现;只要中国体操男队能够再现辉煌,自己的坚守即使对个人来说充满险阻,也将十分值得。陈一冰现在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年轻队友快快成长,最终都能超越自己。
本报北京1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