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下,他们是特殊的一个群体——游离在传统的体育系统之外,完全依靠个人和家庭的能力,摸索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成功,更多人则艰难地踯躅前行,甚至不知会在何时梦断倒下……然而,这些“体坛个体户”就像是庞大花园外的野花野草——谁说,他们不是春色的一部分?或许是深圳的气温和土壤特别适合个性的生长,很多“体坛个体户”都选择南下深圳。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流汗流泪,和每个播种者一样,期待梦想有一天能生根、开花……
张连伟:
从球童到“一哥”
他从球童做起,单枪匹马杀入高尔夫圈,从自己掏钱练球到扬名立万,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走了20多年。他是新一代球手追随的榜样,他的成功代表着另一种可能。他是大名鼎鼎的张连伟,中国高尔夫当仁不让的“一哥”。现在的他,犹如里程碑般地站在这个领域的前沿,回首来时路,难免唏嘘不已。
初学打球真艰苦
“小的时候我曾经在体校练过标枪,800克的标枪我可以投出58米,这个成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珠海市的纪录。”张连伟出身珠海的一个平民家庭,20岁以前连高尔夫是什么都不知道。
1985年,张连伟被分配到珠海一家高尔夫球场当球童。所谓球童,就是帮打球者拿球包、拣球擦杆的“杂役”。那时打球的人不多,有较宽裕的时间,贪玩的张连伟便偷偷地打球。当他第一次偷偷在练习场挥杆打球时,生命便自此与高尔夫球联系在一起了。张连伟至今非常感谢那家高乐夫球场的日本经理业天光雄,业天发现张连伟偷打球,非但没有对他进行处分,反倒手把手传授高尔夫的基本动作。
“那个年代学高尔夫球真是艰苦,刚开始我根本买不起球,练习的球都是去水里捞别人打进水塘里的球。练了好几年,我还没有自己的球杆。”
越打越“疯”成正果
半路出家的张连伟,不敢想像自己将来会以打球为生,因为那时中国没有一名职业球员,而国家体委曾经选派10名选手赴日本进修高尔夫球,也根本没有纳入张连伟的名字。
虽然靠高尔夫发家致富遥不可及,但是张连伟打球却是越打越“疯”,他的水平迅速提高。1988年,他以个人身份报名参加了首届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公开赛,一举获得了第六名。1989年的中国公开赛张连伟最为难忘,因为他赢得了自己在高尔夫比赛的第一个冠军。1994年,张连伟代表中国队参加广岛亚运会夺取银牌,实现中国高尔夫亚运会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这之后,经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的特批,他成为中国第一个没有经过严格职业考试的高尔夫职业球员。
单枪匹马闯天下
高尔夫这个项目在中国很特殊,与举国体制几乎绝缘,长期以来都是靠球员个人独斗。单枪匹马一路走来,张连伟唏嘘不已,“转为职业球手前,我狠下心借了2万美元外债去参加一场日本的比赛,这是其它项目难以想像的。2万美元什么概念?等于我20年的工资!那场比赛如果比不好,我就会立马破产,幸亏挺下来了,拿到了税后3万美元的奖金!”
现在的张连伟,定居在深圳香蜜湖,44岁的他,仍然活跃于各类高尔夫比赛,5岁的儿子已经跟着他开始打球了,球感不错,他感到很欣慰。(本报记者 舒桂林)
周雅:
单枪匹马闯网坛
第一次在训练场边见到周雅的妈妈桂女士时,她拉着记者滔滔不绝地讲了很久,希望能抓住任何机会为周雅觅得一些来自社会的支持;但是第二次再见到桂女士时,她的态度明显变得沉静而低调:“我已经不奢求别人的帮助了,就依靠我们家自己的力量,支持周雅走下去吧”。短短几个月,桂女士的变化之大令记者惊讶。她告诉我,她和女儿要想坚持下去,面对现实是她们要学会的第一课。
一年“烧掉”三十万
17岁的周雅是个非常有前途的网球选手,曾经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得过女双的第四名。但是和其他年轻选手不同的是,她从3年前选择了一条异常艰苦的道路——自费参加职业网球赛,单枪匹马地闯荡职业网坛。
“在中国网球现在的体制下,有限的资金只能保证个别尖子选手出国参赛。在这个体系里‘排队’的话,周雅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考虑到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还比较宽裕,周雅的妈妈桂女士毅然决然地告诉女儿:咱们自己闯!这句话说得虽然铿锵有力,但桂女士随即发现,一个普通家庭是“烧”不起这个钱的。“今年我们的花费在30万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出国参赛的费用”,周雅在2009赛季中参加了17站ITF级别的赛事,但都是在东亚、东南亚“转悠”。“没办法,其实赛季末在墨西哥的几站比赛是争积分的最好时机,但是太远了,路费太高”,为了节省路费,周雅和妈妈不得不在制定参赛计划时绞尽脑汁。参加哪个赛事,放弃哪个赛事,这个筛选的过程对于只有17岁的周雅来说,其实是有些残酷的。因为参赛的费用,每一分钱都是来自父母的血汗,她不得不考虑参赛的“性价比”。“我们家庭虽然收入不错,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大老板,还是得量入为出。周雅就会有这样的压力,觉得如果拿不到积分,就对不起爸妈的血汗钱”,周雅的早熟,让妈妈心疼。
随身背着电饭煲
也正是因为每一分钱都得是自己掏腰包,周雅母女俩积累了很多“节俭参赛”的经验。桂女士告诉记者,一般赛事的指定酒店定价都在每天100美元左右,她们母女俩是绝对不会住的。在常年征战的过程中,她们已经养成了“火眼金睛”,专门寻找赛场周边的便宜酒店,可以节约四分之三的费用。在国外吃饭又贵又不放心,母女俩就随身带着自己的“宝贝”——小电饭煲。煮面条、煲米饭,到超市里买点调味料就是一顿……
只要可以打球,只要可以比赛,这看似清苦的生活,在周雅眼里就并不苦涩。只是接触的人越多,桂女士就越感慨:“詹咏然在台湾有十几个品牌的代言;韩国、日本的选手全都有企业赞助,生存压力要小很多。像我们这样全靠自己的‘个体户’,中国没有几个,连训练场地的租金都要一分一分地省。每次在赛场上碰到,家长们反复只会说一句话‘太难了’”。
为了给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周雅现在会利用训练之余当当小队员或者爱好者的陪练,赚点儿零花钱。刚开始的时候,周雅对于这种“零工”很不适应,但是后来她的心态变得十分平和——多赚几千块钱,就是多一张机票,就是多一次机会!
心里揣着美国梦
“周雅,你个人的目标是什么?”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小姑娘笑了:“早几年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毫不犹豫地说要成为女子网坛top50;现在我已经不敢想那么远了。我就是希望能拿到世界排名,然后去美国”。
拿到世界排名,意味着周雅要在一年之内在3站比赛中拿到积分,而现在周雅已经拿到了1站比赛的积分,她的近期目标就是明年至少参加20站比赛,早一点儿逼近自己的梦想。桂女士告诉记者,包括彭帅的体能教练在内的多位外教都十分看好周雅身高力沉、攻击性十足的打法,但是去美国意味着更大的开销。
“有人提出给我们提供免费的食宿,但即使这样,在美国学球3个月也要支付至少10万元人民币”,桂女士说,周雅将美国看作是“梦工场”的原因在于,那里人才济济,她能够得到一种自信的提升。更“超值”的是,在美国以及周边的加拿大、墨西哥,常年有着ITF、WTA的比赛,她可以“多快好省”地以赛代练,期望早一点找到职业生涯的“破发点”。(本报记者 吴 吉)
李寅希:
翻版“丁俊晖”
在中国台球界,深圳选手李寅希的名气或许无法与丁俊晖相提并论,但两人的出道经历与成长模式如出一辙:小时候在台球桌前表现出非凡的天赋,被“伯乐”相中后,在父母支持下,逐渐成长为职业球员。
南下深圳练台球
生于1983年的李寅希,老家在湖南衡阳,14岁的时候,他开始迷上台球。他逐渐发现自己对台球的兴趣超过了读书,于是他决定辍学打球。李寅希的父亲在公安部门工作,工作很忙,很少看儿子打球,不过他还是很尊重儿子的选择,“我的第一根球杆是老爸掏钱给买的,在北京买的,花了4000块,这也算是老爸支持我吧。”这根球杆,李寅希一直留在身边。
1998年,李寅希获得湖南“球王杯”冠军,在当地已经名声在外。为了提高水平,1999年,当时只有16岁的他,做出了人生重大选择,只身南下深圳练球,拜访各路名师,“深圳台球界藏龙卧虎,整体水平在全国最高,我的很多师长都在这里。”只学了一年时间,李寅希的水平迅猛提高。2000年,他代表湖南获得全国斯诺克团体赛冠军;2003年全国职业排名赛郑州站亚军;2005年全国职业排名赛南京站亚军。
教练就是他自己
李寅希也曾去香港的台球馆练球,对方出的价格也很吸引人,每个月光工资就1.5万港币,但最后因为苦于没有高手过招,他又重返深圳,2005年,李寅希的排名曾经一度冲到全国第2位,后来总是难以突破,“我没有教练,教练就是我自己;没有强劲的对手,我的水平很难提高。”他颇为无奈地说。
李寅希曾经请求父母给予资助,让他像丁俊晖一样在斯诺克的故乡英国闯荡一段,但父母没有足够的财力,“我也想去英国跟高手一起训练比赛,但费用太高了。我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闯,靠实力去赢取经济赞助。”目前,李寅希除了参加各类斯诺克比赛,平时主要就是在深圳的某台球俱乐部打球,每个月据说有几千元的工资,生计倒是没有问题。
一路走来不容易
对台球,李寅希充满了深深的迷恋:“我每天至少练习6个小时,从没有觉得累过。”为了台球,他甚至不得不放弃了与女友的感情,“一路走来,确实太不容易。”
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当记者问李寅希以后年纪大了打不动了干点什么,他的回答出人意料, “做老板呗。我们这一行很多人最后都这样,开球房,做老板。我的朋友都是打球认识的,最后只能做这个行当。”(本报记者 舒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