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足协和南勇,谁让谁变坏?
1975年1月15日,年仅13岁的南勇奋勇一蹬,以1分57秒30打破了延边州运动大会男子丙组速滑纪录,一个光辉的冲刺使他彻底走上了体育之路:由速滑运动员、体委人事司副司长从而足协掌门人。谁能想到,就在南勇打破第一个纪录的35周年纪念日,他人生的冲刺戛然而止,与杨一民同被警方带走。
在恩师王东林老人的回忆中,一个倔强的男孩在月光下刻苦训练,琢磨每一个动作,认真清理滑道上的积雪……1980年南勇考入沈阳体院,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国家体委人事司干部处,进入跨世纪人才培养梯队。
南勇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是在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当CCTV记者突然发问“三号隋波”案到底怎么回事,对中国足球准备不足的他像个雏儿,张口结舌连说了18个“这个”……此后的他惜字如金,手段果断,用铁腕打造着他属下所有的部门,并拥有所有主席中最丰满的羽翼,时称龙潭湖丙三号“鳌拜”。
很多人说,南头是个好人,工作认真、勇于担当、讲义气。请注意称呼:“谢主席”、“龙哥”、“一民”、“南头儿”。南勇用一个人事司司长的底子和江湖人脉成为中国足协最具实力的一个根株。
南勇杨一民都是好孩子。而且不是一般的好孩子,南勇能35岁成为国字头机关里副司级、人事干部,这个职务在那个年代必须是又红又专、严格审查的;杨一民这个乡下孩子,通过求学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成为博士导,在竞争残酷的足协机关以借调身份成为实力部门的高导主管,如果不是德艺与思想双过硬,全无可能。
可当南杨落马,我们更关心的是,为什么两个好孩子,两个被组织上破格重用的年轻人,最终成为一场浩大腐败案中的关节。南勇、杨一民两朵中国足坛、中国社会的恶之花,为什么会绽开在这个变化中的时代?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