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足球呕心沥血一辈子的郎效农早已解甲归田,看着中国足球目前的“餐具”他感慨万千。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在自己的博客还是接受媒体采访,郎老不断谏言中国足球。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也是敞开心扉,侃侃而谈,这番惩前毖后的言论实则发人深省。
郎效农认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利益激烈碰撞,一些腐朽丑恶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社会现象也借着污泥浊水兴风作浪,沉渣泛起。足球界内部的腐败思想、投机分子和意志薄弱者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之下,也以他们在球场内外可能的方式与社会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这些是假球赌球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内外因素。”他还强调,体育职能部门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体育职能部门长期以来,虽然不愿投资于这‘费力不讨好’的足球,却又无视足球运动社会化、市场化和职业化发展的现实,无视足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所有权的变更,也无视俱乐部自主经营的权益,始终坚持以行政的权力和手段管理足球运动和职业联赛。这种无所不管、无所不能、又不受任何监督和约束的行政集权,必然使其中思想境界低劣、道德缺失或意志薄弱的所谓‘领导者’权欲膨胀,利欲熏心,甚至蹈入权力寻租、假公济私与一些足坛不肖之徒沆瀣一气的深渊。”本报记者 范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