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不可战胜的人吗?肯定没有,无论是战场,还是赛场。
在体育赛场上,所谓战无不胜,不过是某一个阶段之数字统计而已。埃及队非洲杯三连冠,不败场次达到18场,但也就是“窝里横”的非洲杯而已,到了世界杯、甚至世界杯预选赛,连线都出不了;高尔夫领域第一高手非“老虎”伍兹莫属,但即使没遭“情妇门”阻击,也只是夺冠次数稍多、常胜而已;甚至阿里当年不断问记者“谁是世界上最伟大拳王”,记者不回答是他,他就不接受采访那会儿,也曾几次被对手“击倒”过……
网球中的费德勒当然也不例外。
比起桑普拉斯和阿加西时代的双星辉映,以及麦肯罗时代前有瑞典人博格堵截,后有德国人贝克尔追兵的混战……费德勒已经生在了一个寂寞的时代,他有些“轻而易举”的以16冠超越桑普拉斯的14冠,多少有些缺少对手的味道。多年来,他除了在法网红土地上遭到西班牙人纳达尔的顽强阻击外,四大满贯赛上只有2001年澳网四分之一决赛1比3负于“沙皇”萨芬算是完败。其它诸如大师杯输给纳尔班迪安、小比赛输给穆雷、达维登科……就像是老虎打了个盹。
2008年澳网,德约科维奇半决赛淘汰费德勒,特松加压倒性优势击垮纳达尔,世界网坛终于有了“总把新桃换旧符”之感,很多人都看到了网坛新生代的崛起和费德勒“一花独秀”时代的终结。
但没有人愿意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你可以打败我,可我不能让给你”。2009年澳网,纳达尔决赛击败费德勒,费德勒赛后泪流满面,这竟然是他输掉的第一个四大满贯赛的决赛。但就在费德勒自己也看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尽头之时,2009年春天他又“终结”了纳达尔对法网红土地的“垄断”。纳达尔6月温布尔登“回敬”了费德勒,及美国公开赛阿根廷人德尔波特罗强势崛起,决赛令人心服口服击败费德勒夺冠,世界网坛才又一次看清了“后费德勒时代”的格局。已不年轻的纳达尔,很年轻的德约科维奇、特松加,以及更年轻的西里奇、穆雷……费德勒身后竟然“堆积”了好几“代”人。
只是墨尔本历经两周血雨腥风,最后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还是费德勒,哭的却是最年轻的穆雷,尽管英国已有74年无缘四大满贯赛的冠军,尽管费德勒自己说“第16个冠军与第15个已经没什么不同的感觉了”。那些曾击败过费德勒的人都去哪儿了?你们难道在等着费德勒让贤、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有伤的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都输给了特松加,本来小德状态极好,但中间突然胃疼去了趟厕所后判若两人一败涂地;德尔波特罗输给了同样的青年才俊西里奇,西里奇又输给了更年轻才俊的穆雷。有可能真正击败费德勒的,半路被“互相残杀”掉了,曾赢得纳达尔心服口服的特松加碰上费德勒成了“失误大王”,小比赛经常赢费德勒的穆雷到了最关键的比赛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一个本应该结束的时代还在继续着,但这是否孕育着一个空前混乱的“百花齐放”的时代?一定是的。